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3/4頁)

再說也沒人敢跟沈溪對著幹,沈溪可是以兩部尚書之身帶兵出征。

文官受吏部統轄,考核任免之事由沈溪負責。

至於武將,則受兵部調遣。

沈溪這個差事等於文武通吃,跟沈溪作對就等於跟自己的仕途作對,沒人會如此不智,這跟以前帶兵出征不同,那時總會有人不識相給沈溪找麻煩,覺得沈溪年紀輕輕好欺負,但現在他們明白,惹怒沈溪就算天王老子來了都救不了自己。

再說,就算不給沈溪官職面子,也要給沈溪爵位面子。

沈溪乃是公爵,地位絕非普通官員可比,見到沈溪不想稱呼“沈尚書”可以,稱呼“國公”也可以,但如此卻好像更低沈溪一等。

進城後,沈溪沒有選擇住驛館,而是直接領兵進入城中的大校場,安營紮寨。

因為中原長時間叛亂,河南境內各府縣深受其害,就算商丘這樣的府城不被叛軍攻陷,但過去一年周邊有大批叛軍活動,長期下來地方民生遭到極大的破壞。

日落時,沈溪從營中出來,親自帶人巡視城防,看到城內蕭索和破敗的景象後,心中多有感慨。

“……大人,地方有將士想加入您的隊伍,已派人前來接洽,眼下人已在營中。”就在沈溪立在城頭上極目遠眺時,馬九過來跟他奏稟事情。

沈溪道:“眼下我手頭兩萬人馬便有些多,管不過來,之後還有朝廷兵馬前來匯合,哪裏還能再接收地方人馬?讓他們安心守好城塞便可。”

馬九顯得很為難:“他們還是想見大人,當面跟大人說清楚。”

沈溪沒有回頭,微微搖了搖頭:“此番中原平叛只是其次,我的目的是到地方賑濟災情,讓百姓重新恢復正常生活……只管如此跟他們說,如果還有不想走的,直接轟走,我沒心思招呼他們。”

馬九沒有繼續打擾沈溪,領命後下了城頭。

沈溪駐足眺望很久,一直到日落西山天開始黑下來,他才從城頭下來,帶著一種惆悵的情緒往軍營而去。

路上不時見到巡邏官兵,全都是他的手下。接管城防後,歸德府城內秩序井然,沒有絲毫混亂的跡象。

“去跟唐伯虎打聲招呼。”

沈溪對隨從道,“就說進城後所有接待工作全都交給他去做,不必問我的意見,他可以便宜行事。如果有人問我軍在城內停留多久,便說三五日。”

……

……

唐寅又開始忙碌了。

跟地方官員和將領接洽的事,原本他很喜歡做,作為當朝兩部尚書兼國公的沈溪的使者,走到哪兒都仰起頭,旁人都要對他低聲下氣。

這種高高在上的滋味他以前從未品嘗過,讓人食髓知味,有時候他恨不能自己能一飛沖天,可以不靠沈溪也能達到這種世人皆恭維的地步。

可惜的是他的官職只是七品官,還不是京官而是地方官,也就是說他的實際官品要比他接洽的很多官員都要低得多,皇帝的新衣再華麗終歸要還回去,但如果他做事妥帖的話,或許這件新衣會被賜下來,過個幾年會真正淩駕於這些官員之上。

一下午時間,唐寅見了不下五撥人,衛所、知府衙門、知縣衙門、巡按禦史等等,這些人來的目的各種各樣,但主要還是打探接下來的軍事計劃,看看地方上該如何配合沈溪平叛。

對於這些,唐寅一律推搪。

沈溪軍中糧草輜重基本齊備,暫時沈溪也沒有攻打城池的打算,只要火槍、火炮完好,彈藥供應正常,沈溪就有信心帶兵打勝仗。

唐寅回到營地已快二更天,他最後見的是歸德府五品同知,肩負知府重托而來,請他在城裏最好的酒樓喝酒。

席間對方問了很多事,唐寅能說的都說了,他覺得沒必要隱瞞,涉及朝廷定下的招撫策略唐寅也和盤托出。

對方喝酒好菜招待,他也報以最大的誠意。

城中營區,唐寅身上一身酒氣進入沈溪的中軍大帳。

沈溪正拿著本冊子在那兒看,聽到腳步聲擡頭看了一眼,順手將冊子放到面前的桌案上。

“……沈尚書,該見的人全都見過了,您交待的事情也吩咐下去,地方上不會有什麽異動,會全力配合我們做事。”

唐寅站在那兒,有些站不穩,搖頭晃腦地說道。

沈溪皺眉:“你喝酒了?”

唐寅道:“人家擺下宴席,不喝不好,本來這頓酒宴是為沈尚書設置,接風洗塵,這種事不是司空見慣嗎?”

沈溪搖頭:“如果是迎來送往,倒不覺得如何,但此番我又不是到地方上任,也非巡查,這酒宴算何名堂?對於地方上的宴請,你還是要避諱些。”

雖然知沈溪可能會對自己喝酒之事反感,但這不妨礙唐寅飲酒,以前他嗜酒如命,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唯獨酒水能讓他暫時忘記煩惱,不過酗酒的結果就是對事情的認知度大幅度降低,喝酒誤事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但唐寅並不打算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