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2/4頁)

張鶴齡道:“別怪我沒提醒,如果有人前來送禮且形跡可疑,一定要防備……為避免出狀況,禮物一概不收最好,免得禦史言官對你我兄弟說三道四!”

“知道了,大哥說話太啰嗦,讓人厭煩!”張延齡翻著白眼說道。

張鶴齡站起身來:“這幾天,京營會逐步加強京師內外防禦,防止有人往城內偷運貨物,以前的教訓很深刻,如果遇到走私的人,一律抓起來,不能有任何姑息……你千萬別想從中漁利,這是咱們兄弟重回權力中樞所做的第一件事,一定要辦好,不能有絲毫馬虎!”

“大哥,你這都跟誰學的?咱們兄弟又不是第一天管京營,這些道理能不懂?你趕緊走吧。嫂子在家裏應該等急了!”

張延齡催促著,準備送張鶴齡出門。

張鶴齡沒好氣地道:“看你這鬼樣子,一點做大事的氣魄都沒有……你千萬要戒驕戒躁,酒水少沾為妙!為兄走了!”

說完張鶴齡轉身離開,沒有讓張延齡出門相送。

張延齡回到堂上坐下,臉上露出詭詐的笑容,嘴裏喃喃道:“有銀子不賺,那才是傻子!”

……

……

張鶴齡走後,張延齡把管事叫來。

“侯爺,您有事嗎?”

管事名叫黃玉,以前在建昌侯府內根本不入流,但現在隨著張舉等老家奴入獄的入獄,砍頭的砍頭,一大批新人頂了上來。

黃玉雖然沒什麽頭腦,勝在出手狠辣,執行力絕佳,這也是張延齡最看重的地方,此人長得尖嘴猴腮,面相不佳,這是張延齡以前嫌棄不肯重用的原因。

張延齡問道:“之前讓籌集的那批貨物,是否運到京城來了?”

“是,侯爺,三千多兩貨物已交付,足足賺回五百兩,下午剛入了帳。”黃玉眉開眼笑道。

張延齡很不滿意:“才這麽點兒?”

黃玉臉上的笑容淡去,耐心解釋:“侯爺,您也知道現在京城的情況,這次出征乃是沈尚書領兵,百姓都深信一定會取得勝利,戰火不會燃到京師來,所以少有人囤積物資……還有就是朝廷提前調運大批糧食到京城,打壓物價,一旦有人囤貨漲價,就有人大批出貨,現在許多商人都在觀望!”

張延齡皺眉道:“朝廷提前準備了物資?我怎麽不知道這件事,清楚是誰在具體負責嗎?”

黃玉搖頭:“小人哪裏敢管官府的事情?其實現在每筆生意能有兩成的利潤已經相當不錯了……”

“嘿,這可稀奇了,馬上就要打仗,京城周邊俱都戒嚴,這樣還不能賺大錢,難道大明百姓對沈之厚已到頂禮膜拜的程度?”張延齡顯得很不理解。

黃玉道:“侯爺,更大原因還是朝廷應對得法吧……要是我預料不差,應該是兵部和戶部那邊做出周詳安排,京城幾個大倉庫都裝得滿滿當當,民間都在傳,說是如果京城被困,光是幾個大倉庫裏的糧食,就能百姓吃上幾年,根本沒必要緊張。”

張延齡罵道:“是哪個天殺的傳揚這種話?”

“這個……小人不知消息源頭,得靠侯爺派人去查才行。”黃玉道。

張延齡打量著黃玉,道:“黃玉啊,你跟本侯幾年了?”

“大概……五六年了吧,小人對侯爺忠心耿耿,絕對不比家裏那些老人差!”黃玉恭敬地說道。

張延齡點點頭:“五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本侯看人很有一套,知道你有本事,之所以沒早些提拔,是因為對你不了解,但現在不同了,本侯正值用人之際,準備調撥些人手給你!”

“多謝侯爺,小人一定傾盡全力為侯爺辦事!”黃玉一臉榮幸。

張延齡臉色嚴肅,“本侯調撥人手給你,不是讓你耀武揚威,敗壞本候名聲,你要帶著人手,把本侯委派給你的差事完成,做得好重重有賞,如果做的不好……以後不用再來見本侯!”

黃玉趕緊領命。

張延齡嘴上嘟噥道:“本侯也奇怪,怎麽京城內外都被本侯控制了,居然還賺不到大錢?光是接受那點兒孝敬,根本不夠塞牙縫的!”

黃玉道:“侯爺,您看要不這樣,咱們派人去把那些關門歇業坐等漲價的商家的店鋪給查封了,就說他們跟狄夷私通,囤積居奇,發國難財,趁機把他們的貨物都搶奪回來,您看……”

“可行!”

張延齡點頭道,“不過不能把事情做得太過明目張膽,今時不同往日,本侯也要顧念朝中那些大臣啰嗦,若事情鬧得太大,皇上回來後他們一準兒跑去告狀!你帶著侯府的人去,把誰在背後作梗查出來!”

……

……

沈溪跟唐寅商定的步行比試,很快便以唐寅打退堂鼓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