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發(第2/2頁)

就在熊孩子著急得滿頭大汗時,太醫匆匆趕來幫助張皇後對弘治皇帝實施搶救。

謝遷拉著朱厚照到了殿外,裏面一片忙碌,在謝遷看來皇帝隨時都有駕崩的可能,畢竟血痰已經塞住了氣管,現在呼吸異常困難,就算能解一時的淤痰,未來誰也無法保證能時刻盯著不出意外。

“嗚嗚嗚……父皇怎麽了?謝先生,您說啊?”朱厚照這會兒已經哭泣不止,徹底亂了方寸。

其實此時謝遷的情況也不比熊孩子好到哪兒去,謝遷也無比著急,為什麽劉健和李東陽等人還不來?

這麽關鍵的時刻,就只有他一個大臣在,若皇帝真出了事情,後事該如何料理?

仔細一想,謝遷就沒那麽擔心了。

皇帝隨時都有可能駕崩,但皇帝的身邊人好端端的,太子已經臨近成年,並非是繈褓之中,況且大明幼帝登基並非沒有先例,英宗虛歲九歲登基,當時有太皇太後張氏總攬朝政,三楊輔政,英宗形同傀儡,後英宗寵信奸佞太監王振,終釀成土木堡之變,但那段波折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皇位以回歸正統告終。

但謝遷心裏始終在打鼓,歷史是否會重演?

皇帝駕崩,張皇後跟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嶽、秉筆太監蕭敬、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侯張延齡等人裏應外合,把持朝政,再將內閣大學士的權力架空,直接對六部下達命令當如何?

以謝遷對六部堂官的了解,雖然馬文升和劉大夏在六部尚書中算是比較強勢的,但弘治一朝,朝中大臣更偏向於妥協和服從。

張氏兄弟在朝中為非作歹多年,那些正直的大臣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連他謝遷對此也采取了默認和容忍的態度,哪裏還敢奢求那些更懂得中庸之道的儒臣進行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