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2/3頁)

倒是馬九半跪在地上:“兩位掌櫃的,還是趕緊找人去京城,請沈大人回來幫忙疏通……”

周氏道:“我兒在京城給太子教書,別說他回不來,就算回來了……那些當官的也不一定會給我兒面子。”

面臨這種生死攸關的局面,周氏不太想勞動沈溪,因為她怕兒子鬥不過那些心狠手辣的地方官。

可在馬九眼裏,只有沈溪才能解決眼前的困窘。

宋喜兒並不是訾倩所殺,而是沈溪帶著他們幹掉的,若非訾倩是教坊司的人,背後有福州左衛撐腰,車馬幫早在福州城一家獨大,也不至於到現在被訾倩反擊得手,局面大壞。

惠娘沉吟半晌,道:“看來,我們只能暫時避避風頭……”

“去哪兒?”

周氏說出這話,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是狀元娘,商會又不是她的,她最多算是湊了分子,撤回在銀號中的股份就是了,承宣布政使司的人犯不著跟狀元家過不去吧?

但剛有這個念頭,她馬上在心裏罵自己,妹妹對我家人這麽好,我怎能忘恩負義?不行,我一定要跟妹妹共同進退。

“去京城找憨娃兒,正好跟他說說,讓他到皇帝面前告一狀,那些人再兇,能比得過皇帝老子?”周氏憤然道。

惠娘打量周氏,眼下似乎只有這一個辦法,因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很可能會斬草除根,現在只有逃離福建才是正途。

汀州商會在京城幫朝廷運糧,有戶部作靠山,除了宋小城外,還有沈溪作為憑靠,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再大膽,也不敢到京城胡作非為。

至於找沈溪回來撐腰,惠娘想想都覺得不靠譜,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已屬不易,銀錢是身外之物,財去人安樂吧!

這個時候惠娘想起沈溪當日省親時對她說的那番話,心想:“難怪他說最好早些結束生意,因為規模越大,官府越會惦記。”

惠娘道:“那我回去收拾一下,明日我們就動身去京城。”

周氏驚訝地問道:“妹妹是否太過急切了些?我們銀號還有那麽多銀子……”

惠娘道:“眼下連命都快沒了,顧得上那麽多嗎?趕緊收拾一下盡快上路,等到了京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周氏覺得這話有道理,點頭道:“有憨娃兒在,沒銀子又如何?當年我們能夠白手起家,即便把汀州這邊的基業丟光,我們也可以東山再起。正好我有幾件東西發愁帶不帶,這次要久居京城,幹脆捎上,我這就回去收拾。”

……

……

兩家人忙活起來,惠娘除了讓陸曦兒和小玉幫忙收拾,還要去縣衙辦路引,通知謝家,以及跟商會中人打招呼。

要去京城,路引不能一天內辦下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先說回江西省親,等到了江西後再補辦路引,只要有銀子,加上商會以前的老關系,門路還是很容易走通的。

惠娘是負責任的人,既然要走,就不能無聲無息,要把所有事情都交待好,不過在福州的事情沒傳過來前,她並沒有說明當前商會面臨的風險,這也是為防止商會人心渙散,別人還沒殺上門來自己反倒先內亂。

汀州商會那些元老一直覺得惠娘為人處世太過謹慎,對於商會在廣東以及江西、浙江等地的節節敗退大感不滿,認為應該傾盡全力予以反擊,對惠娘的離開只象征性地挽留了兩句。

“馬當家,你跟家裏人交待一下,我們明天就出發,多帶些弟兄,路上可能要你等維護我們的安全。”惠娘回來後,對馬九道。

馬九苦笑:“小人家裏已沒什麽人了,這輩子要不是沈大人,還有兩位掌櫃和宋當家,小人可能已下獄發配邊疆,或者餓死街頭……掌櫃的盡管放心,小人就算拼死,也會平安護送您和沈大人的家人到京城。”

惠娘心想,沈溪看人還是很準的,這個馬九不僅有能力,難得一條心幫商會。她卻沒想過,主要還是由於她待人以誠,才會讓馬九不計一切回報……

我們這樣一群人到了京城,會給他帶來不少麻煩吧?

想到沈溪,惠娘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她要走,但也不能對福州的事情不管不問。

“馬當家,你帶人擡幾箱銀子到車馬幫,安排人手……無論怎樣,也要把被衙門扣押的人給救出來,他們只是依附商會做生意,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不然就是我們害了他們!”

馬九點了點頭,心裏滿是感動,難得東家在逃命的時候還記得跟她共患難的夥計,把銀子用上,能救多少是多少,總歸比什麽都不做好。

沈家本來第二天就要啟程去京師探親,準備得差不多了,可惠娘這邊卻屬於臨時準備,因為馬車被她調派出去了,一時間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