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第2/3頁)

怎麽會這樣呢?

又一次,玄燁想到了那個夢。正是因為那個夢,才讓他做出了那個決定。

難道朕錯了?

“不,朕沒有錯,只是太過信任太子了……”

是的,太信任太子了。

“他到底還是年歲太小啊,怎麽能擔起得那樣的重任呢?即便是朕,當年要不是太皇太後在一旁招應著,不定要犯下多少大錯。”

玄燁自言自語的說道,然後,他坐在那裏,又一次浮現出了太皇太後的身影,想著太皇太後,他發現現在自己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了。

太皇太後已經走了,就剩下自己了。

“太子那邊應該也是如此吧,哎……”

想著太子身邊,也是沒有個商量的人,玄燁突然之間,發現自己錯了,甚至可以說大錯特錯,當年自己的身邊有太皇太後,可是太子呢?

明珠,明珠不過就是個奴才罷了。

又豈是個能商量的人。

“哎,說到底,總歸是明白的太晚了,要是能早點明白就好了,只是……”

猛然坐起身來,玄燁自言自語道。

“現在還有機會嗎?”

心裏這麽想著,玄燁對太監吩咐道。

“去,請禮親王和索額圖過來。”

也許,應該聽聽他們的意見,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差不多過了小半個時辰,一個太監掀開簾子,禮親王嶽樂走在前面,索額圖跟在後面,他們兩人一進來,就跪到玄燁的面前叩頭。

任由他們兩人跪在地上的玄燁直接問道。

“禮王,城上守禦如何?明軍有何動靜?”

嶽樂連忙答道。

“回皇上,目前,雖然明軍沒有什麽異常的舉動,但是現在人心紛亂,營中兵卒皆無戰意,若非是明軍陣前有大量地雷阻擋,只恐怕早就有人降了他們,如今王化行降明後,軍心更是混亂非常,眾心更加瓦解。”

嶽樂倒也沒有隱瞞,有些事情是瞞不住的。

“尤其是目下,營中糧食日益困難,每天都有兵卒餓死,臣以為,長久以往,只恐怕明軍尚未攻城,城中軍隊就已經悉數餓死了?”

然後嶽樂痛心疾首的地說道。

“皇上,目標前城內糧草日益減少,當初堅守所圖,不過是為了與南方駐防旗兵匯合,合師破明,如今南方旗兵久侯不至,援兵不至,城中人心難免瓦解,若是再久待下去,只恐怕軍民必將餓死於城中,雖然奴才們都有與主子共存亡的心思,可如此餓死,卻也是恒古未有之事……”

嶽樂突然說不下去,伏地泣不成聲。索額圖也默默流淚,他現在甚至後悔,當初為什麽不能與明珠一同隨太子南下,否則又豈會有今日之禍,當然,沒有皇上的同意,他是不能隨太子南下的。

只是現在太子……哎,大難來時各自飛啊!

太子這麽一飛不當緊,可把滿城的老少爺們都給坑了,原本他們還指往著太子領兵過來,把他們救出這死城,可是現在,除了困死、餓死在這裏,還能有什麽法子?

想到這,索額圖不禁悲從心中來,哭更是情深意切了。

見兩位大臣哭,玄燁也不禁心生感傷,恨恨地說道。

“明人殘暴,圍城不攻,焚我糧庫,所為所圖,都不過是為了餓死咱們旗人罷了!明人如此狠毒,意圖餓死數十萬旗人,能豈能配得上天朝上國?配得上禮義之邦?”

這樣的話,從玄燁的口中自然是笑話,畢竟論到狠毒明軍顯然比不上清軍,而處於絕望中的玄燁,似乎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畢竟在陷入絕境的時候,但凡是人總會把責任歸於敵人。

索額圖也接著說道。

“明人殘暴,實在是匪夷所思,想我大清當年對明人何等寬容,不曾損其宗廟,並且葬崇禎,禮待舊臣,而今日反觀明人如何待我?其只想餓死我等大清軍民,古往今來,又有何人曾有如此暴虐之行徑,臣以為,既然明人如此殘暴,那麽我大可破釜沉舟,領兵出城,與其決戰,在期殺出重圍,而不是坐以待斃。奴才於危難之際,已經決心以一死報主子,只要主子一聲令下,奴才必定沖殺在前,拼下性命,也給主子殺出一條生路!”

說完,索額圖又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叩頭。

看了著跪在那叩頭大哭的索額圖,玄燁頗為感動的說道。

“索額圖,你家世代忠心,朕又豈能不知,於你,朕還是有用的,君臣患難與共,你的性命可萬萬不能如此賠上……”

想著現在還有一絲突圍的可能,玄燁轉臉上向嶽樂問道:

“禮王,如果現在突破的話,有多少把握?”

聽到皇上的這一句話,嶽樂的肩膀微微輕顫,然後磕頭沒有再說話。

幾分把握,嶽樂一時間答不出來,見他不說話,索額圖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