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第2/2頁)

隨即朱明忠便轉了個話題。

“這次朕到燕京,一來是想要看看這裏,至於二來,將來大明的重心,將會是西北,至於北方,六部歸化之後,北方於大明而言,已經不再是威脅了。”

“是啊,現在蒙古人已經被馴服了,這次在歸綏,臣妾看到那些王公的妻眷無不是癡迷於南京的服飾、發飾,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只要蒙古王公權貴沉迷於享受,他們就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

不知為何一提起到蒙古,除了享盡富貴的蒙古王公之外,鄭靈同樣還想到了在歸綏城見到的荷槍實彈的大軍,當然還有成千上萬的商人。

“貿易上的依賴,只不過是開始,那些才剛向大明臣服,尚還有不少不穩定的因素存在。為了鞏固大明在北方所取得的成績,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進行同化,進行教化。”

說到這裏,朱明忠又笑著說道:

“宗教就是必須借用的力量之一,未來兩百年內,對蒙古大明的政策是懷柔,以懷柔加馴服的方式,把他們馴服成為帝國的牧民,對西北我們要持以進攻的態勢。”

“世間之事,必定皆有其不同。”

微微點頭,隨即又猶豫了一下,然後鄭靈才問道:

“不過陛下,你真打算讓朝廷的大軍一路打到莫斯科嗎?”

聽到鄭靈這有些唐突的問題,朱明忠先是一愣,隨後笑道。

“能不能打到莫斯科,說到底,不在於磊明,這主要是看俄羅斯人自己的選擇,就國家而言,大明的鄰國之中,只有俄羅斯是潛在的大國,因為其國土面積夠大,所以,威脅勢必需要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且俄羅斯內部的問題,也為我們的謀略提供了機會,比如其擴張嚴重依賴哥薩克,而哥薩克又是一群可以利用的人,總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肯定是要謀略俄羅斯的。”

朱明忠並沒有用進攻去形容,而是用“謀略”,按句話來說,就是軍事進攻為輔,內部瓦解為主,這顯然需要時間。

“軍國大事,臣妾並不知道,如果要是用兵俄羅斯的話,那豈不是又要再打上個十年八載的?”

鄭靈嘆了口氣,然後看著遠方說道。

“打從臣妾記事起,似乎這天下就是兵事不斷,原本想著,等到趕走滿韃,天下就太平了,可直到現在都停過,滿韃還沒消滅,俄羅斯又冒了出來。真不知道,這天下何時才能太平,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的過上太平日子。”

聽了鄭靈的嘆息,朱明忠無奈的笑了笑。然後長嘆道。

“靈兒,這天底下是永遠不可能有太平的那一天,尤其是對大明來說,現在的大明正在朝著‘大明治世’的世界霸主走去,在大明獲得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的同時,大明就必須要為維持這一地位,付出一定的代價,而所謂的代價,就是必定會不斷的與某些國家發生摩擦,甚至戰爭,而在未來,勢必會有一些國家試圖挑戰大明,挑戰大明的霸主地位,那麽大明,就需要去悍衛自己的地位。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如果說,領先於時代的見識,給朱明忠帶來了什麽,恐怕就是他知道,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意味著什麽。

“一個帝國的興起,必定伴隨著一個帝國的衰退,而大明想要永遠屹立於世界上,就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警惕,任何懈怠都等於自掘墳墓。其實……”

扭頭看著鄭靈,朱明忠突然笑著說道。

“朕希望在未來,世界上還有一個大國的存在,至少他的存在,可以讓大明保持警惕,只有在壓力和競爭之中,文明才會得到發展,但是……這個文明必須是華夏的,而不是非華夏的。”

說到這裏,朱明忠看著鄭靈安慰道。

“不過,靈兒,你也不用考慮這些,畢竟,戰事總會有結束的一天,而且,未來必定會有很多國家主動選擇向華夏學習,文明的沖突,實際上就是發達文明的崛起,落後文明向發達文明學習。相信他們有一天,必定會作出理智的選擇的。”

在說出句話的時候,朱明忠自然想到了那個有可能崛起為大國的俄羅斯,那位“大帝”會作出什麽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