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蒸汽時代(第2/2頁)

不等他說完,李昆山便反駁道。

“制台,目前蒸汽機已經連續工作53天,從未發生過爆炸。”

“我們進去看看。”

對於爆炸,方以智並不擔心,曾經出家的他,甚至相信命運,如果爆炸的話,那一定是他命該如此!

進入蒸汽機車間,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讓方以智甚至聽不清別人在說什麽,他只是驚訝的看著眼前那台蒸汽機,相比於外間的寒冷,這機房裏卻是火熱火熱的,爐前的鏟煤工,不時的將煤塊鏟進火爐中,那邊蒸汽機的飛輪飛速的旋轉著,機械運轉時發出的聲響,甚至會讓膽小的人感覺到恐懼。

在這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方以智來到爐前,他甚至彎腰看著那爐膛,盡管爐內的火焰灼的他睜不開眼睛,他仍然看了好一會才將視線轉向汽缸,看著那不時噴出的余氣,他的神情變得有些激動,如果說先前還有一些疑惑的話,那麽現在,他已經不再懷疑了。

“制台,你看,這蒸汽機,只需要有煤,有水就能不停的運轉下去,當然,還需要鯨油。”

李昆山看似玩笑的話,讓方以智反問道。

“鯨油?”

對於鯨油,方以智並不陌生,畢竟,大明最大的捕鯨港就是海參崴,那裏的捕鯨船在捕鯨後,就會直接在船上煉油,然後裝桶運往內地,在中都和江南的不少富裕人家,鯨油都是極其受歡迎的燈油。

“是的,鯨油是最好的潤滑油,與紗機等設備用豬油等油脂就可以潤滑不同,蒸汽機最好使用鯨油。”

然後他又特意強調道。

“這是書院裏的學者幾年來試驗得出的結果,而且馬車以及紡織機械等設備,用鯨油也好過普通油脂。”

“這個沒有問題,別忘了,我大明九成的鯨油,都出自我東北!走,我們去紡紗廠房裏看看。”

與17世紀的所有工廠一樣,北興紗廠的廠房裏並沒有電燈照明,因為今天的天色較暗,所以廠房頂上的棚窗打開了,從棚窗照進來的光亮和廠房兩側的紙窗透進來的光,讓廠房裏的女工可以正常的工作。

廠房中的工作很緊張,整個廠房所有的機器其實都是一根飛快的天軸帶動,一根根的傳動皮帶,將動力傳到紗機上,在那些紗機的前面,一個個女工,守在那裏,她們的工作就是看管紗機,撚續繼線,盡管看似輕松,可是實際上也是一個很辛苦的工廠。被天軸和紗機運轉的機械聲震慣了耳朵的女工們,根本就聽不到那些人在說什麽,但是他們都知道,那些人肯定是大人物。

她們只是和過去一樣,認真的工作著,她們的手和眼睛一般地忙,根本就沒有功夫分神。作為參觀者的方以智一行人,有時輕輕說一兩句,同樣也沒有注意這些女工。

這個時候,方以智所詢問的往往都是一些生產上的問題,他甚至會拿起紗線,特意扯上一節,然後嘗試著分析出這紗線與水力紗線的區別。完全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在他看來,可能這些紗線還要更結實一些。

跟在方以智身邊的李昆山、祁子濤等人已經看出來了,這位東北總督對這些非常感興趣,在方以智興致勃勃的查看著紗線的時候,李昆山便於一旁說道。

“制台,現在北興紗廠所出的紗線,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目前的定單已經排到了明年二月,所以學生正在籌備擴建或者新建工廠,畢竟,北興不少定單都是東北的,所以,學生也有計劃在東北辦廠。”

“在東北辦廠?”

在李昆山話聲落下的真意,方以智便說道。

“要是去東北的話,本官隨時歡迎,一定會吩咐地方上盡量給予配合。”

如果不是因為不能私贈官產,方以智甚至打算送地給李昆山,以吸引他去東北辦廠,畢竟他是最了解蒸汽機的廠主。

“李廠主此話當真?若是李廠主願意往東北辦廠的話,我們富達銀行,願意以最優惠的條件提供一筆貸款用以建廠。”

聽著他們兩人的話,方以智當然知道他們的目的,但相比於他們的目的,方以智更在乎的是工廠,是東北……只要這蒸汽機到了東北,東北的一切就會從根本上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