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同(第3/3頁)

當然,更是一種哲學!

這些道德化的誓言,儀式化的形式才是朱明忠所需要的,當然,它不僅僅是哲學,同樣也是工具。

“宗教,也是工具,佛教可以傳入、天主教也可以,為什麽我們的儒教不能傳播出去呢?它只是宗教,我們的儒士,不再是治國的賢達,而是傳教者,他們的責任就是教化四方,就是傳播儒教,讓世界都沐浴在儒教的光輝下,當然,我們從不言道天堂,因為天堂是上帝的,而作為儒教的信徒,傳教的目的是什麽呢?”

天主教許以天堂,佛教許以輪回,那麽儒教許給世人的又什麽呢?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

這正是未來“儒教”所給予的,當然,他所給予的是“世界大同於中國”,而不是“中國大同於世界”,有了“儒教”作為思想基礎的殖民,才是成功的殖民,因為宗教——可以教化,可以從信仰上讓他人甘願被中華“大同”。

“大同……”

盯著這“聖廟”的模型,朱明忠突然意識到,也許,這殿堂應該被稱之為“大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