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藩王(第2/2頁)

“大王,若是任由朝廷如此,只恐怕……”

不等趙鳳銘把話說完,李定國便沉聲說道。

“下去!”

“大王……”

“下去!”

又一次,李定國厲聲斥道。

面對面帶怒色的大王,趙風銘只得鞠身退下,而在他退下之後,李定國卻在那裏來回的踱著步子,他的眉頭緊鎖著,臉色顯得極為凝重。

“陛下……”

這兩個字出口的瞬間,李定國還是長嘆了口氣。

當初在得知先帝的死訊時,盡管有很多的疑點,但是他選擇了相信,相信是李子淵所殺,後來,聽說陛下自立監國時,稍作猶豫後,他選擇了認同,並且主動上書稱“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監國早登大寶。”

當年,李定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知道,什麽是對大明最為有利的選擇。

既然他是孝烈皇帝的兒子,那麽這大明的天下,自然就是他的。

於李定國而言,盡管無論是誰當大明的皇帝,他都不會有什麽想法,但是,在內心深處,對於先帝也就是孝匡皇帝,他仍然有著極深的感情,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去年,上書朝廷,請桂王朱慈煊,也就是先帝的兒子,從萬年往京師為先帝守陵。他之所以會上書朝廷提及此事,其實就是為了提醒朝廷,他不會容忍桂王再有任何不測。

對於李定國來說,保全桂王安危,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也許,是時候請朝廷,讓桂王回藩了!”

幾乎是在李定國道出他的這個打算時,白文選、李嗣興等人立即明白了他的打算,無不是失聲說道。

“大王,此時萬萬不可,那桂王何德何能,值得大王以及我等身家性命相保!”

作為鞏昌王的白文選,雖說同樣為王,但比李定國地位稍低的郡王。現在他同樣依附於晉藩,自然知道,李定國的決定,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麽。

“義父,鞏王所言甚是,義父當年對先帝已經盡忠,完全不必為一黃口小兒犧牲晉藩上下十萬余口的性命。”

李嗣興同樣也出聲反駁道,他口中的十萬余口,除了晉藩的五萬府衛之外,還有就是他們的家人,交出兵權,等於交出了十余萬口人的性命。

“今上絕非嗜殺之人!”

李定國搖搖頭。

“現在廣州港已經慢慢為南天門所取代,沒有通海所得百萬兩銀錢,府衛如何維持?難道,非得等到山窮水盡時,再作打算嗎?”

當年曾陷入山窮水盡的李定國,自然知道,山窮水盡是什麽味道,同樣也知道,以一地敵一國會是什麽結果。

“若是孤一意孤行,恐怕晉藩上下十余萬口人才是性命難保,現在,趁著眼下的時機,還能與朝廷說上一說……”

現在還有幾分談判的可能,若是等到那根繩子全都系上來的時候,恐怕就再沒有談判的機會了。

“洪士銘、線國安、李國安他們是怎麽死的?”

“他們是漢奸!”

李定國沉聲道。

“孤卻是大明晉王!又豈是他們所能相比。”

盡管這句話說的是大義凜然,可是李定國的心裏卻很明白,這些話只是說說罷了。他又把目光投向劉震,他是蜀王劉文秀的兒子,盡管去年就已經襲封蜀王位,但是至今都沒有封藩,朝廷數度召其進京,都被他借故推遲了。也許……也許可以先讓他進京,這樣也好試探一下朝廷的心思。

見晉王的目光投在自己的身上,心知其打算的劉震笑了笑,然後說道。

“王叔,若是王叔不嫌棄的話,就讓小侄先往京城為您老探路吧!”

自從當年父王被召回朝中,失去了兵權,劉震在朝中不過只是一個擺設,現在於廣州與擺設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既然如此,在廣州與京師,又有什麽區別呢?

“賢侄……”劉震的主動,讓李定國無奈苦笑道。

“非是王叔欲陷你於險境,只是……王叔不得不考慮晉藩上下安危,如此,便,便有勞賢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