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沈陽事(第2/2頁)

一直以來都積極為大王“進一步”出謀劃策的錢磊,看著沉默不語的大王,再一次勸說道。

朱由榔死了!

在得知他的死亡時,錢磊總算是長松了一口氣,盡管他同樣覺得其身死有太多的疑點,至於為李子淵毒殺,在他看來更是無稽之談,好不容易有個把持朝廷的機會,他李子淵又豈會錯過,非要用最愚蠢的法子去弑君篡位?

可另一方面,錢磊當然明白,朱由榔死的正是時候,他這麽一死,一直以來阻擋大王更進一步的障礙也就消除了,尤其是死在李子淵的“手中”,更是讓大王有了討伐不臣的借口。

雖說為朱由榔的死,而暗自叫好,可錢磊同樣也看到另一個潛在的威脅——朱慈煊,他是朱由榔兒子,永歷皇帝的皇太子,同樣也是大明皇帝的繼承人。

朱由榔是死了,可是朱慈煊活著,只要他活著,對於大王來說,就是威脅!既然是威脅,那就應該加以清除。

“大王,海上風大浪急,若是船沉了,或者舟船勞頓,水土不服,患了急病,也是難免之事……”

為人臣,自然應該竭盡全力為上者操辦一切,主憂臣恥,這可是千古以來的道理。

在錢磊這主動在那“出謀劃策”時,石磊並沒有說話,他有無數種辦法解決掉朱慈煊這個問題。

但是,大王會同意嗎?

“當年高皇帝登基後,致力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此掃蕩各路割據勢力,以令我中華重新一統,四川明玉珍、江西陳友諒,都曾先後稱帝,後高皇帝掃蕩群雄,明玉珍之子明升歸降,明升投降我大明後,有一次和紅巾軍另一起義軍首領陳友諒的兒子陳理經常會面發牢騷。這二人雖都還是十幾歲的孩子,但朱元璋怕他們受人盅惑,日後危及大明政權,高皇帝如何處置他們兩人?”

面對錢磊的勸說,朱明忠並沒有直接反駁他,而是拿出高皇帝當年的舊事。

大王的反問,讓錢磊的臉色頓時為之一變,好一會才答道。

“當初,亦有大臣勸高皇帝殺兩人以安江山,高皇帝仁義,自不願殺他們兩人,洪武五年,高皇帝下旨將明升遷徙到高麗。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後等二十七人遣送到高麗,並宣‘不做官,不做民’。明升一行來到高麗後,高麗恭湣王把延安、白川兩縣作為貢物,供奉給明升一家,並將位於松都北部梨井裏的興國寺提供給他們作為邸宅,配以奴婢。明升抵達高麗後娶高麗總郎尹熙王之女為妻,後育有四子,從此在朝鮮半島代代相傳。至於陳理,亦是如此……”

“不用忌長者諱,相比明升,陳理的日子過去的很艱苦。不過雖是艱苦,卻未傷其性命,最後也得已善終。當年高皇帝於外人尚是如此,朱某又豈能加害本宗親藩?”

盯著錢磊,朱明忠反問道,他的反問,讓錢磊的額頭頓時冒出一陣汗來,而石磊則把眼簾一垂,明白了大王心思的他知道,除非朱慈煊當真謀逆,否則大王無論如何都不會要其性命的。

“當年高皇帝,不曾有傷明升、陳理性命,成祖皇帝亦不能傷及建庶人之性命。經此一劫之後,宗室飄零,幾經離難,可謂是百不存一,諸藩親親之情,孤豈郵有傷分毫?”

此時朱明忠大有一副顧忌親情的模樣,但在這番感嘆之後,他又稍作沉思,然後說道。

“孤曾聽聞隨駕大臣提及,先帝於占城時,曾言道,若能於此安穩一生,亦也無妨,雖先帝之言難免喪志,但其情可憫,嗯,他日便將其封國於占城吧!”

封國占城!

原本只想著殺人的錢磊一聽,那雙眼睛頓時睜的通圓,好一會才說道。

“大王高義!”

什麽是大王高義,這分明就是變相的流放!將其流放於大明之外,又豈能再威脅到大王?甚至,大王的話讓錢磊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些親藩,那些人的存在,或多或少對大王總是一個威脅,不錯也如法效仿!

對於錢磊這會的想法,朱明忠倒是不知道,心知他們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便岔開話題說道。

“蒼水現在到什麽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