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孤忠(第2/2頁)

“部堂,無須介懷,既便是現在清虜逃出關去,又能如何?畢竟,現在沈陽已經克復,遼東皆已平定,即便是清虜逃到了關外,這遼東是回不去了,即便是其想回去,也得問遼東的數萬忠義軍是否願意,如若他們逃入蒙地,如此,甚至都不需要我大明再去清剿,雖說清虜之中有蒙八旗,可那蒙古人決不會的坐視他們占據蒙地,反客為主的……”

呂留良的這番話,讓張煌言略有所感的點了點頭。

“此次北伐,雖說看似李子淵立下首功,可歸根到底,真正立下不世之功的,是淮王,而非李楚……”

只是……這又有何用?

誰說沒有用?如此一來,也就避免了最大的問題——避免了淮王做大,甚至,也導致淮王不得不分兵遼東,如此天下既可平定。

張煌言當然有他的私心,對於身為大明兵部尚書的他來說,他深知盡管李子淵看似兵強馬壯,可與忠義軍仍有一定的差距,畢竟,大明能有今日全憑火器,而天下火器又以江北最為犀利,閩藩、楚藩、晉藩以及朝廷兵卒所用,都是江北出產的兵器。

“他日四藩還朝,朝廷論功行賞之時,我必定為其進言,不能讓忠臣心寒。”

聽著部堂的這番話,呂留良的心思略微一沉,他知道一直以來對朝廷張煌言從未有過絲毫怨言,即便是李子淵被封王的時候,他也從未曾有過不滿,他是大明的尚書,甚至不止一次告訴眾人,需要為朝廷屬理好江西。

現在天下皆為四藩所把持,江西……這是朝廷掌握的唯一一省了,心念至此,呂留良的心思顯得有些沉重,他的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了唐末的藩鎮,想到了唐代平定安史之亂後的江河日下,雖說唐末的藩鎮,始於安史之亂,但黃巢之亂前大部分藩鎮還不敢獨立。最終導致藩鎮做大,則是因為黃巢之亂使朝廷對節度使失去了控制。

可即便是如此,當時唐廷還控制著天下大部分州縣,可即便是如此,也沒有逃過藩鎮各自為政的局面,而今天,這天下……淮、楚、閩、晉四藩割據,而為朝廷把掌握者,除了一個江西,還有什麽地方?如此,又豈是天下之福?

“他日四藩……”

想到這,呂留良看著張煌言反問道。

“有可能輕易拱手將權力交還朝廷嗎?”

呂留良的反問,讓張煌言不覺一愣。

“四藩掌雄兵近百萬之多,占據天下之半壁,而反觀朝廷,除了部堂所復的江西之外,可有一府一縣?”

呂留良毫不客氣的指出了現在大明的困境——四藩坐大,中樞形同虛設。

“淮藩、晉藩,皆是赤誠之人!”

張煌言有些固執的說道。

“他日朝廷命其還朝,其必定是不會拒絕的!只要他們入朝,閩楚兩藩亦絕不敢抗命!”

張煌言願意相信這一切,在他看來,這正是天下目前的平衡。在這種互相制衡下,朝廷才能從容居中,慢慢收回大權。

“可是,淮王、晉王或許忠心可鑒,願意入朝,但是,兩藩幕府之中又豈願為人下?四藩入朝,朝廷如何安置四藩之下臣?”

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當年陳橋兵變的時候,趙匡胤是不是願當皇帝,不去計較,但他的那些下屬把黃袍披在他身上時,若是他拒絕又將是什麽下場?恐怕趙匡胤根本就沒有去向小皇帝表忠心的機會,他會被其它人取而代之!

“這……”

沉吟片刻,張煌言嘆道。

“或,或可為一方疆臣吧!”

但說出這句話之後,張煌言自己都不願意做出這個選擇,為巡撫一方,這等於把地方名正言順的交給四藩,與現在相比,又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部堂,如此,又於今日有何區別?所以,以在下之見,不如……”

不待呂留良把話說完,張煌言便搖頭說道。

“莊生,我知道你是為了朝廷,可此事休得再提……”

斷然打斷呂留良的話,看著北方,想著現在的形勢,張煌言苦笑道。

“方今天下未定,我等……只能先圖以天下,爾後再言其它!”

面對部堂的回答,呂留良只是長嘆口氣,心下沉思道,這……能避免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