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冬雪(第2/2頁)

就像現在,在軍裝與雨衣之間,只能先選擇軍裝,至於雨衣,只能暫時置後,戰士們只能用一塊防水帆布先湊和著,畢竟,防水帆布不過就是一塊油布加上四角四個銅釘以及十幾根紮繩罷了。

“這縫紉機的研發必須要加快啊……”

心裏這麽尋思著,朱明忠又一次想到擱在試驗室中的那個縫紉機,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滿足於原始的手工軍需被服生產,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去“發明”縫紉機的念頭,在過去的半年之中,他不斷的嘗試著在這個時代復制伊萊亞斯·豪所發明的縫紉機,盡管他已經成功的設計出了其所采用了雙線連鎖縫紉法,並復制出一系列對現代縫紉機來說至關重要的結構,例如設置在針尖的針眼、自動進料裝置等,但是因為對於縫紉機並不怎麽了解,所以,現在他所研制出來的縫紉機,仍然顯得很是粗糙,完全不能夠滿足縫紉的需要。等將來縫紉機完成實用化之後,落後的生產力對軍用被服生產的制約,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為了避免進一步增加工作量,所以在軍服口袋上,我們選擇了褲子內袋,只有右手處縫有貼身口袋……”

王得雲指著士兵右褲腿處縫出的那個口袋解釋的時候,讓朱明忠只是無奈的一笑,軍裝沒有口袋,這是忠義軍舊式軍裝的特點。之所以會有這個特點,是為了盡可能的簡化軍裝的縫紉。

忠義軍的軍裝款式借鑒了19世紀後期的西式軍裝,並不像17或者18世紀的軍裝那麽華麗,整體線條簡潔流利。不過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生產水平,所以需要盡量的減化,為了有減少縫紉工藝,無論是上衣或者褲子都沒有口袋,至於軍人攜帶的信件、錢物只能裝進挎包之中。雖說有些不太方便,但確實在最大限度內減少了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戰士們為了圖方便卻不得不選擇自己縫上口袋,現在新制服多出了一個口袋,也算是基層的“倒逼”吧。

“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太過落後啊……”心底感嘆著時代的局限性,朱明忠過去怎麽也沒有想到,在落後的生產力制約下,只能如此這般因陋就簡。

生產力……瞧著眼前這看似頗為威武的戰士,看著其腰間的武裝帶是以及用牛皮做成的與後世德軍有些類似的Y型背帶,但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帶邊非常粗,可以說,生產工藝同樣也極為落後。

生產工藝、生產力的落後。“真不知道,換成其它人,會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想到自己現在受困於落後的生產力,朱明忠自然有些頭痛,不過歷史並沒有給他任何啟示。

忙活了整整一天之後,在朱明忠再一次離開公房的時候,來到門外時,卻有些詫異的發現,外面不知什麽時候,已經下起了雪來,外面的雪並不大,只是剛剛下起來,甚至就連地上還沒有什麽積雪。

“下雪了……”

盡管天早就已經降溫了,但是冬雪的到來,還是讓朱明忠真正感受到冬天的到來,17世紀的冬天不僅來的極早,而且還很漫長。

而冬天的到來又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原本枕戈待旦的部隊,可以及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畢竟,即便是清軍也會盡量避免在冬季作戰,這個時代的軍隊,行軍打仗往往受限於天氣,夏天行軍打仗,傳染病容易流行,至於冬天,天寒地凍的時節,風餐露宿的同樣會導致部隊減員,所以部隊行軍打仗,往往集中於春秋兩季。但是因為春天要春耕,如果因為打仗耽誤了春耕那麽一年的收成,所以但凡大戰都會選擇在秋收之後。張煌言亦是在秋後才進軍湖廣。

想著現在隨著冬天的到來,局勢已經相對緩和,朱明忠看著府中那些正在值勤的衛兵,自然想到了軍營中的近十萬今年新征募的兵士,那些人當初可都是被“抓丁”抓來的,他們現在應該已經適應了軍隊的生活。

“今年的這個新年,恐怕是他們第一個在外度過的春節吧!”

自言自語著,朱明忠的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一個念頭。

“也許,可以讓他們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