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野心勃勃(第3/4頁)

不過面對李子淵的詢問,姚啟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輕聲說道。

“軍門,就大義上來說,少司馬是軍門之主帥,軍門此番西征,更是奉少司馬之命,若是少司馬欲插手武昌,恐怕軍門絕無理由加以拒絕……”

“他朱明忠為何能行?”

姚啟聖的實話實說讓李子淵的心底頓時湧起一陣不滿,他幾乎是立即開口提到了江北。

江北可以遊離於鄭成功之後,為何湖廣就不行?那鄭成功可比張煌言還要小氣,他都能容忍朱明忠於江北形同獨立,為何他李子淵就不能與湖廣效法他?

“為何他能穩坐江北,而李某卻不能把持湖廣?”

聽到朱明忠的名字,姚啟聖的眉頭猛然一跳,想到當初死裏逃生的一幕,想到那黃河岸邊被砍掉的一個個腦袋,想到那些生死不知,累死累活的降卒,他的後背還是不禁為之一寒,還好他逃了出來,要不然,沒準他也會被丟到什麽海外萬裏的蠻夷之地。

還好,還好,現在自己是李子淵的幕僚,再怎麽樣,也不需要擔心被砍了腦袋或者被流徒萬裏。

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姚啟聖輕聲解釋道。

“軍門可記得當初朱經略過江時,延平等人不過是想借刀殺人,自然也就無意插手江北了……”

提及朱明忠過江時,李子淵的眉頭微揚,甚至就連那拳頭也猛的握緊了,他想到了在通濟門,那朱明忠是怎麽樣只身出城,怎麽樣讓忠義軍的弟兄們隨其一同去過江。

那些人怎麽能夠心甘情願的跟隨他一同赴死?

直到現在,李子淵也想不通,不過盡管想不通,他仍然仿效著朱明忠的作法,操練著他的軍隊。可是有一天,他們會心甘情願與他一同赴死嗎?

“再到後來朱經略擊敗達素十萬大軍,其把持江北已經成為了事實,延平等人在這個時候,即便再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面對這一事實,加之其又意以其為屏拱護江南,自然不願與其交惡,如此一來,朱經略於江北自立就成了既成之事,可今日軍門又豈有當初朱經略的機遇?既無朱經略當初之機遇,又為何與其相比?畢竟,對於少司馬來說,這湖廣可是其北伐的根本,如此一來,少司馬又怎麽能容你把持湖廣。”

姚啟聖在說話的時候,語氣完一不帶有絲毫客氣,聽他這麽說,李子淵的心底只是一陣氣惱,但他知道姚啟聖說的是事實,少司馬與其它人不同,他之所以想要打下湖廣,是為了北伐,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為北伐積累力量,同時湖廣又是其北伐必須經之地,如此一來,少司馬自然不可能接受他控制江北。

朱明忠!

當真是運氣極佳啊!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江北是死路,而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湖廣是財丁重地,是少司馬北伐的根本,少司馬自然不會容忍他控制湖廣,若是他意欲控制湖廣,少司馬這關就必須要過去啊!

李子淵盯著姚啟聖,看著他那副瘦削的臉頰,好一會長嘆口氣,然後反問道。

“那以熙止看來,如果我欲把持湖廣,應該怎麽做?”

李子淵並沒有注意到他說出這番話時,對自己的自稱出變成了“我”,顯然是不再以“軍門”自居,而是以求助於姚啟聖,對於他的這個心態變化,姚啟聖自然是看在眼裏,自然明白,從現在開始,兩人已經從主從的關系,變成了友人,這正是姚啟對一直以為所謀求,這是他實現自身野心之前的必須要達成的一個基本前提。

意識到距離那個目標越來越近,心下頗為得意的他,故意拿捏了片刻,在李子淵流露出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樣時,才開口說道。

“軍門,相比當實朱經略謀定江北,咱們的非但實力單薄,而且不像朱經略一般有著敗達素十萬大軍的赫赫威名,再者也沒有身為江南屏障的需求,所以,自然不能效仿朱經略當初於江北的做法……”

姚啟聖先是拿李子淵現在的情況與當初朱明忠平定江北時的情況進行一番比較之後,然後才繼續說道。

“不過軍門若是想要把持湖廣,免得少司馬插手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是看接下來怎麽做!”

說完這句話後,姚啟聖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略略頓了一頓,隨手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但並沒有喝。

見他不說話了,李子淵頓時心急起來,在其露出一副心急難耐的模樣時,姚啟聖端起茶杯輕輕啜飲,卻是瞧他瞧得分神,在心下略微得意著。不過他還是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喝著茶,直到喝了幾口茶,潤了嗓子之後,他才繼續說道。

“軍門,既然現在這武昌已經拿了下來,自然需要上報少司馬,您說是不是?”

出人意料的是,姚啟聖一開口說,就提到了一個最簡單的常識。畢竟李子淵總歸是張煌言的下屬,是其麾下的五虎上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