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前奏(第2/3頁)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他身邊的這位將軍,除了需要混在他的軍中一同前往阿瓦外,其它的,似乎並不需要他的幫助。甚至他都已經想好了,那怕是死傷千人,也要幫助這位將軍,完成他們的任務。可對方又一次拒絕了他。

“白宣慰使,標下和兄弟們只需要進入阿瓦城即可,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接應!”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肖新任自己的語氣都有些不太確定,在阿瓦,還會有誰來接應他們?

又怎麽接應他們?

想到這,肖新任朝著阿瓦城的方向看去時,看著那密布的雨林,眉頭微微一鎖,心底難免擔心起接下來的行動來,不過盡管如此,他仍然拒絕了白山的幫助,畢竟,有些事情,並不能讓外人了解太多。

當一路路援軍朝著阿瓦城的方向開去時,此時的阿瓦城似乎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商人們仍然在這裏做著生意,在這座緬甸的國都之中,除了緬商之外,還有一些來自雲南的商人,他們自稱是滇商,不過這些商人數量極少,不過僅只有十幾戶而已,而且大都是客居此地數十年,畢竟這裏既不是北陸路重鎮八莫,也不是沿海的港口,明商的數量自然不多。不過盡管數量不多,但是自從永歷朝流亡至阿瓦之後,這些明商,總會嘗試著給予流亡的廷一定的幫助。

不過相比於流亡朝廷中的上千百人,這些明商偶爾接濟的米糧,不過只是杯水車薪罷了,但是對於坐吃山空的永歷君臣而言,縱是杯水車薪,也能解一時之急。

盡管表面上被安置於阿瓦城河對岸的永歷朝廷君臣,並沒有被軟禁,朝中的錦衣衛仍然守衛著那木城,在那木城之中,大明朝廷的體統還要,甚至每隔數日還有商販雲集於木城外,但是進出木城的道路,卻一直都有緬軍控制著,進出這裏的商隊都需要經過檢查,不過對於緬人商販的檢查總是寬松一些。而對於明商的檢查倒是極為嚴格,大有一副唯恐被永歷會被明商暗地裏接應走的樣子。實際上,在幾次索要皇帝失敗之後,李定國也曾嘗試過將皇上接應走,但是計劃總是無法達成。

“當初之所以晉王接應沒有成功,一是因為其沒有在事前進行詳盡的準備和計劃,這二是因為參與計劃的人太多!”

面對到訪的張鋒揚,李天林認真的說道。

“任何營救行動,都必須要有充足的情報作為支持,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晉王在實施營救計劃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情報支持,之前也沒有充分的準備,再加上其試圖營救的人太多,所以直接導致了行動的失敗!”

“確實,晉王行軍打仗倒還可以,若是讓其負責營救行動的話,他確實不擅長此事。”

張揚峰打量著面前的李天林,幾個月前,他們兩人就已經接頭了,與他不同的是,這位軍正司的軍正從海路來到緬甸就是為了營救今上與朝廷,盡管兩人的初始任務不同,但是現在卻已經完全一致。

營救皇上,是這次行動的核心,如果不能營救出皇上,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我們用了長達半年的時間在阿瓦做準備,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盯視著張揚峰,李天林的唇角略微一揚,反問道。

“怎麽樣,對於這次的任務有信心嗎?”

盡管李天林已經來到阿瓦長達七個月,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與朝廷產生任何聯系,他只是負責在阿瓦城內的情報工作,至於與朝廷之間的聯絡,都是由張揚峰負責的。而這次營救行動,同樣也是由其負責。

“至少可以營救出太子吧!”

張揚峰認真的說道。

他們的任務中,從來都沒有營救朝廷的直接指示,他們的目標就是營救皇上,至少營救出太子,至於朝廷百官……與他們無關。

“嗯,盡量把皇上帶出來,至於其它人……”

李天林的眼簾一垂,喝了口茶。

“不是我們不願意營救,而是沒有辦法,畢竟,相比於朝臣,皇上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是李天林隱約能夠猜出來,為什麽不需要營救朝廷百官,不是不需要,而是沒有那個必要,更重要的是,對於江北來說,所需要的是“皇上”,而不是那個所謂的“朝廷”。

“還有,就是沐國公,如果有可能的話,要把他給營救出來,畢竟,將來這西南離不開這沐家的人啊!”

隨後兩人又就營救事宜進行了商量之後,張揚峰便離開了李天林的商號,在這阿瓦的街頭,盡管作為漢人的他頗為顯眼,但是卻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畢竟,在阿瓦同樣也有漢商,也有不甘做滿清奴仆的漢人與此生活,作為漢人的張揚峰,在這裏的街頭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一個普通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