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門前(第2/2頁)

此時,這些軍官一律按忠義軍的軍制穿著紅色的戎裝,這戎裝上身為紅呢縫制,褲身為藏青呢布料,就在幾個月前,清河也設立的毛呢廠用於生產呢絨面料,畢竟相比於的棉布,這種面料更為厚實保暖,更適合作為軍裝的面料,當然,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小冰川期的時代,軍隊更需要厚實的軍裝。

在軍人特有的立姿下,身著近代式樣的軍裝的他們,這些昂首挺胸立於場上的軍官無不是顯得挺拔非常,再加上耀眼肩膀、衣袖上金色、銀色刺繡,一個個無不是顯得威武不凡。忠義軍的這些軍官,出身可謂是繁雜非常,他們之中有書生,同樣也有自無業遊民和種田人,自然也有鹽丁。

但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去年還只是毫無功名的寒士貧民,但是現在,他們卻是忠義軍的官校尉官佐,穿著這軍裝,一個個的臉上無不是驕傲非常,尤其是在看到成千上萬百姓圍觀的時候,更是把胸膛挺起,以免墜了忠義軍的軍威。

這才是真正的忠義軍!

置身於街邊,注視著場中的忠義軍官佐,看著這些立足松柏,紋絲不動的官佐,感受著其中透露出來的氣勢,陳永華立即明白這是只有百戰余生精兵悍卒才有的氣勢。

此時於場外圍觀的陳永華和很多人一樣,根本就不曾知道,他們將要目睹一場什麽樣的盛會,別說是他們,就是那些置身於場中的忠義軍校尉軍官,也不明白,今天並非喜慶節日,為何要如此隆重對待?

更重要是,他們不明白為何從城外的軍營來到這裏。

正在大家疑惑不已的時候,只聽到轅門處的衛兵高聲喝道。

“經略使到!”

場上頓時隨之一靜,盡管場外還有人言語,但是場內卻是靜寂非常,全體軍官一律挺直腰板,翹首肅立於場中。只見朱明忠從衙署裏邁著穩健的步履,威嚴地走出來。與這些軍官一樣,朱明忠同樣也穿著一身紅色的軍裝,他的神情肅穆,在走出轅門後,就立於轅門處,憑著那幾階台階,所有人人都能看清楚他。

“難道是要北伐!”

場中的軍官們心裏猜測,今天一定會是什麽大事,若不然,經略又豈會將大家招集於此?

難道是北伐誓師?

別說是場中的軍官們,便是作為圍觀者的陳永華,盡管被持槍立於場外的衛兵隔擋於場外,他的心底也不由自主的升起這樣的念頭來。

除了北伐誓師,又何需這麽大的陣勢?

“可惜了,可惜了,若是能將此景留下,數百年後,後世之豈不也能記下如此壯觀場面?”

置身於場外的周伯奇心道著可惜,但內心中對留下“光影”更是充滿了期望,這樣壯觀的場面,又豈是筆墨所能形容?

幾乎每一個人,在注視著眼前廣場上的官佐時,無不是浮現出各種各樣的念頭,但幾乎所有人的心底,都會認同一個觀點,這定是為北伐作準備,如此大張旗鼓的盛會,是他們聞所未聞的,而對於那些尋常百姓來說,僅僅只是目睹眼前的這一切,便足以讓他們銘記終身,並且在未來不斷講究給兒孫聽,對於許多尋常百姓來說,他一生也未曾經歷過的什麽大場面,而眼前這盛大的場面,會讓他們不斷的在兒孫面前重復著“想當年……”。

對於尋常的百姓而言,這是一場盛會,而對於忠義軍的官佐來說,同樣也是盛會,而對於衙署裏如朱大賢、錢磊、顧炎武等文官來說,穿著一身紅色公服的他們,同樣也感覺胸膛中有一種情緒在聚集著,盡管相比於那近兩千人的忠義軍官佐的方隊,這些他們的隊伍並不大,可並不妨礙他們被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影響,進而沉浸其中,甚至他們也在不經意間,效仿著忠義軍的官佐,排成了整齊的方隊。

而他們,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轅門前,投在朱明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