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禮下庶民(第2/2頁)

無論是對於鄭成功也好或者其它軍中諸將,朝中諸員來說,這些人不過只是不值一排的丘八,不過只是招之即來的“糧子”。

又有誰會自甘辱沒身份,為這些身份低下的“糧子”送行?

可若沒有他們,你們又焉能進得了南京城!

沒有他們,這河山能焉能光復!

可是,他偏偏不能說,不能說出這些話,因為,之前的經歷告訴朱明忠,現在自己已經是眾矢之的,在這個時候,必須要謹慎從事。

心底壓著一團火的朱明忠,看著那一個個陶甕,腦中浮想的卻是於江陰的訓練場上,那些生龍活虎的兵卒,現在,他們不過只是甕中的一把骨灰!

“總有一天,我一定要給你們討個公道……”

就在朱明忠心中暗暗起誓時,那邊傳來喊聲。

“有客到,兵部侍郎……”

張煌言來了!

詫異間,朱明忠急忙迎了過去,步入靈堂的張煌言身上穿著不知於何處換上的孝袍,瞧見他身上的這身孝袍,迎過去的他連忙跪拜道。

“明忠代我營中陣亡將軍謝少司馬!”

在朱明忠跪拜叩頭還禮時時,張煌言連忙扶起他。

“明忠快快請起!”

說著,張煌言又看著靈堂後的陶甕說道。

“若無忠義營中數千將士拼死殺虜,南都又焉能如此輕易得復,老夫身為兵部侍郎又焉能不來!”

敬香、鞠首,循著規矩行了大禮之後,張煌言看著朱明忠說道,

“大將軍沒來?”

“大將軍事務繁多,亦遣史前來拜祭……”

朱明忠的回答讓張煌言點點頭,嘴上又說道。

“大將軍軍務自是繁多,老夫於碼頭下船後,聽聞成仁於此設靈棚祭奠陣亡將士,便命船夫直接來到了這裏,還好沒有錯過……”

如果是其它時候,張煌言自是不會來這個地方,但現在,對朱明忠他有所期,對這忠義軍他亦有所盼,也正因如此,他才臨時決定來這裏賣個人情給朱明忠,當然也是賣個人情予忠義軍中的將士。

對此,朱明忠自然不知道,他只當是張煌言主動來這,自然在感動之余,承下了這個人情。

人情債難還!

但這個時候,並不是還這人情的時候,在簡單的客套之後,時辰一到,通濟門上的炮聲響了起來,六十八門紅夷大炮,接連鳴響,炮聲隆隆,於通濟門前回響著,這是朱明忠按照另一個時空的規則,為這些將士獻上的二十一響禮炮。

炮聲震天中,陶甕由士兵雙手捧持著,隨著和尚的誦經聲,朝著秦淮河的碼頭走去,此時的氣氛只顯得無比的莊重,而在這莊重的氣氛中,看著那些感動的目眶含淚的兵卒,再看著親手捧持骨灰甕的朱明忠,張煌言似乎明白了,明白了為何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練出一支精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心!以小觀大,從此事就可以看出,此人雖是年青,但卻極善於操持人心!

“得以軍心,焉能不勝?”

在如此感嘆之余,張煌言的眉頭微蹙,心下卻又浮現出另一個念頭。

“此子……不簡單啊!”

當他生出這種感想的時候,張煌言,並沒有注意到他身邊的那些親兵的有些感動的神情,那種感動之中,甚至隱含著一種嫉妒與羨慕。

畢竟在這個時代,對於軍中將領來說,兵卒就是一個個無名小卒,別說是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能夠做到不暴屍荒野,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誰又回去在乎像他們這樣的無名小卒呢?不過就是一群不值一提的小人物罷了。

但是今天他們所目睹的這一切卻顛覆了他們過去所認識的一切,以至於讓他們在感動之余,看著這眼前的場面,內心裏無不是生出了一種大丈夫身後如此,死而無憾的感覺!自然的也就對忠義軍的弟兄羨慕了起來。

“今日方才知道朱明忠為何能練出這麽一支百戰百勝之精兵。”

看著那些忠義軍的兵卒,張煌言暗自想到,如果此次東征,能夠將朱明忠納入麾下,又何愁東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