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鹽業之戰 一

“這次請各位將軍不遠千裏蒞臨滬市,到我的海源鹽業公司指導工作,主要還是為了長蘆鹽場的食鹽問題。我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華北鹽業股份公司與華中鹽業公司暗中聯手,準備排斥海源鹽業公司,壟斷華北地區和華中地區的食鹽行業。”

“他們的操作方式並不復雜,首先是減少對市場投放食鹽,壓縮對各地區的供貨數量,其次是擡高鹽價,在很短的時間裏翻倍增長,然後把責任推到我的頭上。”

“華北鹽業股份公司說我侵占鹽田,對華中地區大量輸出,導致華北地區的民用食鹽緊張,要求收回鹽田,撤銷在華北的食鹽配額。”

“華中鹽業公司說我對責任區供貨不足管理不善,導致當地貨源短缺價格飛漲,要求撤銷兩淮鹽場的食鹽銷售權和收回責任區。”

“商人逐利是天性,這一點無可厚非,我也不會看著他們賺錢就眼紅,但任何行動都要有前提,不能觸犯帝國利益和當地政府的利益,他們為了私利擡高鹽價,減少對市場的食鹽投入,已經是犯罪行為了。”

“食鹽是民眾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能夠威脅到生存,如果長時間吃不到鹽,他們就可能去走私食鹽,就可能去搶劫食鹽,萬一被軍統或者是地下黨利用,這會嚴重威脅到社會穩定,對我們共同的事業帶來嚴重後果。”陳明翔先作了個開場白,為今天的談話定了基調。

除了華北方面來的三個日軍少將,華中方面的木下榮市,另外經過商量,還特意邀請了駐滬總領事堀內於城。食鹽方面的事務歸駐滬總領事館負責,這個總領事具有很大的話語權,是繞不開的人物,更何況,鹽澤清宣現在也是這種類型的職務。

這都是和陳明翔有很深利益牽扯的合作者,都在為海源鹽業公司提供便利條件和保護,都在享受海源鹽業公司的食鹽銷售分紅。

換句話說,這裏沒有外人,所以陳明翔也敢於定這樣的基調,錯的肯定不是自己一方,而是華北地區的日本財閥和華中地區的舊鹽商團體。

這是在海源鹽業公司的辦公樓二樓,陳明翔的辦公室,大家先喝茶聊天把事情解決,拿出一個可行性方案,中午飯將在馬拉別墅用餐,王真正在做準備,下午鹽澤清宣等人還要回到華北。

“我們華中地區已經開始行動了,接到陳君的提醒後,我已經要求華中鹽業株式會社停止和華中鹽業公司的談判,這樣能夠攔截華中鹽業公司利用兩淮鹽場,來對海源鹽業公司形成制約。”堀內於城說道。

“接下來該我們憲兵隊登場了,按照陳君的計劃,他會提供一批鹽商的名單,各地憲兵隊負責抓人封門,把囤積的食鹽轉交給海源鹽業公司在當地的合作者。”

“為了防止華中鹽業公司和鹽商們狗急跳墻,陳君事先已經聯系好了各地的新勢力鹽商,在最短的時間就能接收地盤,加大對市場的供貨量,迅速穩定鹽價。”

“我與堀內君聊過這件事,帝國的確是在實施新政策,但前提是要有利於帝國的利益,為了不讓一部分的頭腦發熱,該澆涼水的時候也得幹脆點。”木下榮市說道。

華中地區已經做出表率了,想要繼續拿食鹽分紅,你們華北地區也得搞點動作,必須要保障長蘆鹽場的食鹽不會出現問題。

“接到陳君的電報後,我已經就此事向外務省和內閣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財閥這種為了私利而幹擾華北地區的短視行為,大本營同樣是不支持的,這次來滬市,我還想和駐滬總領事館聯合發電,向內閣控訴財閥的舉動。”

“華北鹽業股份公司有帝國政府的一半股本,加上財閥前期的舉動惹惱了軍部,他們翻不起什麽風浪來,我們可以保證,陳君在塘沽鹽場的兩片鹽田,不會被收回,貨源也不會減少。”鹽澤清宣說道。

按照與陳明翔達成的私下協議,長蘆鹽場的食鹽分紅是三成,供應滬市的兩千噸按照一噸兩千五百元的利潤計算,這是每月一百五十萬。

實際上現在滬市的食鹽已經到了五塊錢一斤,每斤增加三塊多,可新增的部分這次就不計算了,總得給陳明翔一點好處。

塘沽鹽場的兩塊鹽田外加在當地收購的私鹽,供應給其他地區的食鹽很快就要達到六千噸,每噸同樣按照兩千五百元計算,總計等於一千五百萬元,三成是四百五十萬元。

也就是說,華北方面的駐北平總領事館、憲兵隊和特務部,每月能夠從陳明翔手裏拿到最少六百萬元中儲券。

華北地區的鈔票是聯銀券,按規定和日元等值,華北地區銀行和華中地區銀行的協議,聯銀券與中儲券的比例是一百比十八,這樣算起來,六百萬中儲券折合一百零八萬元聯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