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借題發揮 三

“部長,我明白你的意思,組建軍隊的目的,無非是想要獲得談判的籌碼,為將來未知的局勢做準備,最不濟也能擁兵自重,得到蘇省這塊地盤的話語權,震懾住日軍和金陵政府方面的心思。”

“蘇省是整個金陵政府控制最完整的地盤,也是工商業最發達的地盤,更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即便對方有能力吃掉你,但付出的代價和負面影響也承受不起。”陳明翔笑著說道。

話雖然這樣說,可是在他的心裏,卻對李仕群這種想法極其不認同。怎麽說也是頂尖的特務頭子,思維卻如此幼稚,在你的心裏,汪偽政府的大漢奸們和日本侵略者,到底傻到什麽程度了?

這不但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是異想天開一廂情願,實現的可能性為零,道理很簡單,他壓根就沒有這種條件。

李仕群為什麽要想方設法給日軍和金陵政府要番號?

他這是要借雞生蛋,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陷,想要稱霸一方,那可不是三五千人就能頂起來的,最少也得幾萬人的實力,就算以蘇省的財政能夠養得起這些軍隊,可哪來的槍支彈藥?

靠走私是絕對不可能的,幾萬條槍不是小數目,現在除了日軍調撥配發之外,沒有別的途徑能滿足這個需求。

如果有了番號,等於他的軍隊得到了正式承認,能夠光明正大從日軍手裏要來相匹配的武器裝備,從金陵政府手裏要來軍服和軍費。

像是坦克、裝甲車輛和榴彈炮就別要想了,日軍自己還不夠用呢,可搞幾門山炮和迫擊炮,配備輕重機槍和三八大蓋步槍,那還是有可能的。

槍支彈藥是軍隊的生命,也是重中之重的硬性條件,不解決這個問題,組建軍隊就成了天大的笑話。

李仕群自己沒有軍工廠,也沒有這個能力建造軍工廠,總不能讓士兵們扛著大刀長矛打仗吧?

陳明翔認為,他的邏輯是行不通的,即便是得到了番號,就憑你,能組建多大規模的軍隊?

軍隊可是最燒錢的,建營房和軍事基地、各種辦公家具和用品、修造軍事設施、采購車輛和發電機、柴米油鹽和糧食蔬菜,官兵一年最少兩套衣服和鞋子,一句話,到處都要花錢,而且多少錢都不夠。

你截留的蘇省稅賦,不可能全都用來搞軍隊建設吧?等著花錢而且必須要給錢的地方很多,全省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門一旦沒有錢,能把省政府給掀翻了!

自己出錢補貼,你那點錢對私人來說是很多,可是放到這種大事情上就不夠看了,能撐多久啊?

即便拉起一支隊伍,那也是烏合之眾,怎麽可能頂得住日軍的攻擊,制造出能夠對抗僵持的局面?你把日軍想象的太簡單了吧?

日軍不是那些助紂為虐戰鬥力垃圾的偽軍,山城政府靠著幾百萬正規軍的支撐,才勉強在大西南站住腳,這是最好的證明!

軍隊不是招募多少人,發給武器彈藥就能戰鬥的,想形成戰鬥力能打硬仗,還要具備必須的軍事素養。

這就得招聘實戰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官,對軍隊實施嚴格的訓練和指導,特別是培養戰鬥骨幹和基層軍官,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哪怕以上的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也不會達到期望的目的,日本政府和軍部都是典型的戰爭販子,不是那些在華夏扶持的傀儡政府,不會給你成長的時間,只要發現有威脅存在,立刻就會出手。

那麽多的日軍情報機構呢,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說不定你此刻的一舉一動,都在日軍的監控之下。

李仕群忘記了一個要命的缺陷,日軍根本不需要大動幹戈,想要弄死你這樣的小人物,簡直不要太簡單,有的是招數收拾你!

“還是老弟了解我的心思,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再不想辦法自保,辛辛苦苦得到這一切,可能就要付諸東流,這是我絕對無法接受的。”

“金陵政府的一些高層,把蘇省看成是一塊流著油的大肥肉,我這個省主席的職務,想要取而代之的大有人在。”

“他們不斷在日本人和汪主席面前說我的壞話,想要調整我的位置,特別是周坲海,心腹高官武被我趕走了,他這口氣咽不下,一直想要奪回對蘇省的控制權。”

“現在日本人還用得著我,汪主席也不願意動我,周坲海那些人只能幹瞪眼,但問題是,聽你說日本人開始放權給金陵政府,這證明局勢肯定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在梅機關獲取機密消息的渠道雖然斷了,可清鄉委員會的那些日本軍官,還有小林信男中將,卻和我保持著很好的私人關系,能多少給我一些零散信息。”

“大概是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失利,國內戰爭資源有點撐不住了,逼著他們從台前轉到了幕後,讓金陵政府頂在前面搜掠物資,這樣還能降低民眾對日本人的仇恨心理。”李仕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