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曙光已現

所謂的華中鹽業株式會社,也叫做華中鹽業公司,是日本國策企業華中振興會社的子公司,也是整個華中地區食鹽配給銷售的統制機構,控制著最為重要的兩淮鹽場。

民國二十八年八月一日成立的這家公司,表面上五百萬元的總股本,是日本商人和偽維新政府各自一半,可實際上完全是由日本商人掌握的。

汪偽政府成立後,為了自身的財政需求,周坲海向日本方面提出,取得兩淮鹽場的食鹽經營權,偽財政部扶持舊鹽商,在民國三十年九月成立了裕華鹽業公司,正式開始操作食鹽銷售,並且征收鹽稅。

“請不要介意,我這也是被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給搞得焦頭爛額,工藤先生也知道,我在帝國駐滬機構和金陵政府有很多兼職,可實際上呢,我的本質還是個商人。”

“壟斷從來都是把行業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容不得別人插手,其實就我而言,也不希望到處是敵人,可我是沒有選擇權的。”陳明翔說道。

“最近您和聯煤號之間發生的事情,我當然是清楚的,也贊同您的這個說法,作為商人都會這麽認為,誰也想要最多的份額和最大的利益。”

“但是對我們華中鹽業株式會社來說,滬市的食鹽需求只有三千噸左右,這一塊全都給陳先生也沒有問題,我們考慮的是整個華中地區的缺口。”

“按照興亞院和金陵政府的會談結果,蘇浙皖地區每年最少要配發九萬噸,也就是每月七千五百噸的食鹽,鹽倒是有,就是運輸方面遇到了大困難,我們現在缺少船只。”工藤清說道。

蘇浙皖三省的人口是三千六百多萬人,如果按照每月一斤的食鹽最低線,那就是每月一萬八千多噸,一年是二十一萬六千噸食鹽,可日本人居然直接壓縮到了九萬噸,差了十二萬六千噸食鹽,可見其狠毒殘暴的行徑了。

“事情倒是個好事,能為帝國方面效勞,我也沒有什麽意見,但工藤先生也知道,我的船隊也不那麽方便,原本只是為華中地區的皇軍走私物資,可現在呢,還得為滬市運輸煤炭,還得向關外的關東軍輸送戰略物資,我怕耽誤貴方的業務。”陳明翔說道。

“為了體現和陳先生合作的誠意,我提前給您透露一個絕密,希望您不要泄露,帝國政府將會在十一月八日召開八十一屆帝國會議,決定在明年一月份調整對金陵政府的策略。”

“我們華中鹽業株式會社,明年開始就不是帝國的企業了,所有的鹽務,要轉交給金陵政府管理,企業也要折價賣給金陵政府的財政部。”

“不止是食鹽這個行業,所有的物資統制權力全部要給金陵政府負責,各地的租界要歸還行政權力,皇軍實施軍管的工廠要發還,您的船隊只要給我們承擔到一月份的運輸任務就行了。”工藤清說道。

陳明翔感覺頭部像是爆炸了一樣,這些話代表什麽意思,他是百分之百的確定,日本侵略者竟然放棄直接的利益,轉而借助汪偽政府的手為自己獲取資源,這可是很明顯的信號!

日本應對這場戰爭的潛力耗盡,已經撐不住了!

華中振興會社是日本設在華夏的國策企業,其地位非常特殊,肯定已經得到了日本政府提前下發的通知。

重要決策肯定是內閣和軍部提前都商量好了,所謂的帝國會議,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陳明翔自己判斷,這幾條情報的準確性應該沒有問題。

關鍵是,一只腳踏入十一月份,再有幾天就要開會,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商人畢竟不是軍隊,瞧瞧人家太田泰治,肯定早知道這些消息,卻一個字都沒有提!

華中鹽業株式會社,可是掌握著整個華中地區的食鹽銷售,還肩負著掠奪兩淮鹽場給日本輸送原鹽的任務,這是何等重要的機構,竟然要賣給金陵政府,背後的內幕還用說嗎?

發還工廠和交還物資統制權力,這都是些障眼法,陳明翔關注的是,日本政府要取消租界,這又是一項佐證。

“你瘋了?到底遇上什麽高興的事情了,讓你居然這麽失態?”王真此刻面若桃花,又是驚喜又是好奇的問道,嗯,她此刻的嘴唇好像有點異常。

陳明翔也不回答,急匆匆的打開了酒櫃門,拿出紅酒倒了兩杯,遞給了王真一杯,然後主動舉杯碰了一下,接著一口喝光了。

“我說,你記錄,絕密,日本政府將於十一月八日召開重要會議,明年一月份做戰略大調整,判斷其國內戰爭資源已到極限。第一,交還租界行政管理權,第二,移交物資統制權力,第三,發還軍管工廠,最後四個字,曙光已現!”陳明翔說道。

“真的,實在是太好了,終於看到希望來臨了,我馬上就給局本部發電,戴老板和委座也會很高興的!”王真也興奮的差點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