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黃金美元

周坲海當然知道滿鐵這個巨無霸,成立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全稱叫做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是日本政府的國策機構,也是殖民機構。

一半股份是日本政府出資,一半股份是來自皇室、貴族和官員。在民國二十九年的時候,光是股本已經增加到了十四億日元,絕對是個龐然大物。

滿鐵最初是以鐵路、煤礦、移民等業務為主,特別是對鐵路的控制,九一八事變後,整個關外三省全境的港口、水運、煤礦、鋼鐵、輕工業和化工業的經營權,完全被滿鐵壟斷了。

這個臭名昭著的殖民機構,為關東軍的所有軍事行動,都提供了大量的經費、物資和情報,尤其是滿鐵調查部,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最大的情報機構。

滿鐵的目的是要壟斷偽滿洲國的經濟,成為與關東軍並駕齊驅的勢力,但關東軍可不這麽想,目的是組建以自己為核心的一元化統治。

隨著偽滿洲國的成立,關東軍的地位迅速提升,就要把滿鐵改組,不但要控制其人事,對其進行監督,還要把滿鐵的企業進行分割,變成法西斯主義的統制經濟,為軍方的需求服務。

可這個企圖遭到滿鐵股東們的激烈反對,特別是滿鐵背後的那些大勢力,日本政府也明確反對,逼得關東軍不得不暫時放棄。

但是關東軍沒那麽容易妥協,在民國二十六年的年底,關東軍與日產勾結,成立了偽滿洲國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簡稱叫做滿業。

滿業經營的項目包括鋼鐵、輕金屬、煤炭和其他重工業,也包括軍工生產等,關東軍以偽滿洲國的名義,強行把這些產業從滿鐵剝離出來,換句話說,現在的滿鐵,不具備以前的那種能量和優勢,勢力也大不如以前了。

滿鐵雖然是殖民機構,可是背後肯定有財閥的影子,否則那麽多的產業是如何運轉的?政府和軍方都不擅長經營企業,滿鐵對偽滿洲國經濟主導權的爭奪,也是軍方和財閥的一次較量。

“偽滿洲國最好的一點,就是軍方勢力徹底壓倒財閥勢力,這件事還真能做,再瞧瞧我們金陵政府,再瞧瞧滬市,一群煤炭商人都敢硬頂著興亞院和駐軍,不把市政府放在眼裏,派遣軍總司令部有點軟弱了。”周坲海感嘆的說道。

關東軍表現的的確非常強勢,一切都要以軍方的利益優先,你不配合我,我就不給你資源,反正有願意和我配合的,老財閥不答應,新財閥湊上來,看看到底誰擰得過誰。

可關內的金陵政府,這出戲就很不好唱了,華北地區的華北政務委員會和蒙疆地區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分明就是割據勢力,仗著當地日軍的支持,根本不搭理金陵政府。

派遣軍總司令部,管不了華北地區的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軍事指揮權倒是沒問題,可地方的行政事務,就只能大撒把了。

而且關內的日本財閥,向來是比較強硬的,還是拿著滬市做例子,明明興亞院和外務省駐滬總領事館都要求降低煤價,維護日本政府的利益,可這些人就是不講價,照常囤積居奇,日軍也沒有什麽有效的措施。

“這是日本人的內部矛盾,關東軍在滿洲國是一家獨大,可派遣軍總司令部沒有這個優勢,要是仔細說起來,估計能聽的昏死過去,復雜的程度超出我們想象。”陳明翔說道。

松井太久郎給他解釋這件事的時候,他也被繞的頭暈眼花的,甚至還得從華北駐屯軍時期說起,不過,這種局面是他很樂意見到的。

“要動中儲銀行的美元和黃金,必須要征求最高顧問的意見,這樣吧,反正你在金陵,明天找松井太久郎將軍,請他給木村顧問打個電話,把涉及到和關東軍做秘密交易這個事說一聲,這樣就好操作了。”

“我爭取撥出一百萬美元,但牽扯到外匯儲備比較少,你是要歸還的,時間方面我可以給你延長,一年歸還五萬美元,二十年還清。”

“黃金方面倒是比較富裕,十兩重的黃金大條有將近五萬根,我爭取撥給你一千根大條,市價是兩萬中儲券一根,你要支付給我兩千中儲券。”

“說起來滿洲國總行的黃金白銀儲備,比我們中儲銀行可要多得多,你盡量和關東軍那邊協調好,支付給你一批美元和黃金。”周坲海說道。

雖然是第三號大漢奸,可對於中儲券的發行,他還是做了點準備的,不願意成為一堆廢紙。

目的呢,自然不是真心的為老百姓著想,而是想要汪偽政權長時間的延續下去,他個人的地位權力和利益得到保障。

二十年時間還清,汪偽政府能持續多久,現在誰也說不好,可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不會只存在這點時間,因為背後還有強大的日本作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