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金劫案 八

民國三十一年的一月七號,租界工部局進行了新一輪董事會成員選舉,岡其勝男“當選”為董事會最新一任總董事,陳明翔也“當選”為新的華董,董事的數量,從上一屆的十九人,變為現在的十一人。

暗地裏操作結束後,工部局董事會也對滬市的新聞媒體,公布了各位董事的職務和權限,陳明翔再次因為身兼多職,受到了整個滬市的矚目。

“今天的報紙上說,你現在可是公共租界工部局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特別是工務處長,以後在公共租界的地盤建個廁所挖條水溝,那也要找你批,真是有意思!”王真笑的不行了。

這話嚴格說起來倒是不假,工部局工務處的一個職能,局勢負責區域內所有的建築審批和溝渠審批,沒有得到許可,不能建造任何的建築物,哪怕是廁所,挖條排汙溝都不可以。

“滬市租界地區享譽亞洲的不夜城美譽,已經被日軍給終結了,現在你瞧見沒有,大街小巷那些閃爍的霓虹燈,再也沒有以前的光彩了,這是為了節約電力而作出的規定,商店到了九點鐘就要關門。”

“以前我大概享受的特權太多,還真沒關注這些小事,今天總裁辦的會議把我嚇得不輕,沒想到對公共租界的管制力度,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

“公共租界的二百六十輛電動公共車,本來就只有兩百輛在運行,還限制時間三班倒,為了節約電力,日本人居然要求電車在十一日全部停止,而且連紅綠燈都要熄滅了。”

“取暖用的散煤,最多一次只能購買十五公斤,做飯用的煤球,一次最多二十五公斤,怕是連做飯都不夠!”

“糧食倒是還能勉強維持,日軍目前還沒有對公共租界的外國人下狠手,只是做了相關的約束,規定每人每次只允許買兩升米,每升米一塊五,可我認為,這樣的好時候也不長久了。”

“公共租界很快就要變成個棘手的爛攤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誰還有心思蓋房子、挖廁所、挖排汙溝?我這個工務處長就是個擺設,聽起來似乎位高權重,實際上狗屁不是!”陳明翔苦笑著說道。

公共租界的巨大資產是塊流著油的大肥肉,日軍既然已經吃到嘴裏,沒有要細嚼慢咽的意思,迫切的想要盡快消化,轉變成為支撐戰爭的資源,所以,公共租界幾乎是一天一個變化。

很不幸,這個變化是負面的,環境一天惡劣一天,以前有著諸多特權的英美人,與滬市的華夏人一樣,開始嘗到了日軍殘酷的壓榨和逼迫。

工部局的會議非常重要,陳明翔得到了非常多的消息,日軍再次強調了對公共租界外國僑民的物資等級和移動申請制度。

大米、食用油、汽車、建築材料、五金、橡膠、藥品、木材、燃料、油脂等等,必須要到工部局進行登記,而且未經批準不得私自移動,同時呢,英美僑民的住址也不準移動。

這是要幹嘛?

廢話,那當然是要搶奪公共租界的財富,可滬市畢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明搶有點吃相太難看,所以呢,就換湯不換藥,用這樣的方式變相掠奪,反正都是日本人說了算。

“你在社會局的那個漂亮秘書,送來一份市政府關於春節期間救助社會困難人員的會議通知,要你明天上午到市政府參加會議。”王真說道。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我在工部局的會議聽到通報,說是從十二月底到現在,單純只是公共租界,已經凍死五百多人了。”

“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露宿街頭無家可歸,沒有飯吃沒有棉衣,無法抵禦嚴寒,少部分是那些被日本人毒害的癮君子。”

“滬市的報社和一些慈善人士,聯名向陳恭波請求進行救助活動,我估計以他喜歡沽名釣譽的性格,明天開會就是研究這件事。”

“我不方便出面,你就代表我參與這個事情,及時掌握工作的進度和遇到的困難,我來想辦法解決,戰亂年代民生多艱,我們能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將來可能會有好報。”陳明翔說道。

這種短期行為,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滬市人民杯水車薪,可大環境就是如此,陳明翔也是無可奈何的,而且他身份極其敏感,能做的事情相當有限。

但是,全滬市都知道王真是他的“情人”,王真能夠出面參與,就和他親自參加是一個性質。

只要陳恭波願意支持,打著市政府的旗號,陳明翔也能調動一些資源,日本人也不能說別的,表面上還得大力支持。

畢竟他們的目的,是把滬市變成日本發動戰爭的後勤基地,不是要看到一座死城。

“我看到公共租界各處的檢查關卡,今天下午都已經撤了,日本人這是放棄追查丟失的黃金了?”王真覺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