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謠言(2)(第2/3頁)

鷹楊將軍結黨之勢,滿朝無人可及。

沒有鷹楊將軍點頭的國家大策,根本無法通過!

而在這些言論之中,又夾雜著種種故事,種種流言。

其中最惡毒莫過於,傳說鷹楊將軍常常夜宿禁宮,與宮中宮女有私,甚至白日宣淫的事情。

照理來說,這麽多流言,如此多的故事,滿城傳唱。

那位鷹楊將軍即使不屑,也該上書自辯。

甚至上表乞骸骨隱退!

縱然不願,也該申明一二,澄清一二吧?

可是,流言與謠言滿城飛了兩三天,鷹楊將軍卻紋絲未動。

既不上書自辯,也不澄清。

任由市井的輿論發酵,也依然無動於衷,一副‘與我無關’的模樣,好像那些謠言與流言,他壓根就不知道沒聽說過一般。

於是,便是孟碧歧也皺起了眉頭。

孟氏百年,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對手!

“他難道就不怕自己的名聲有汙,讓天下人甚至子孫後代誤解?”孟碧歧搖著頭,百思不得其解。

孟家從前遇到的獵物,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擔憂。

既怕天子誤解,也怕世人相信,更畏懼春秋之誅。

所以,只要他們一開始造謠,其就會落入陷阱。

因為有些事情,不是靠澄清就真的能澄清的。

越澄清越臟,越澄清漏洞就越大!

然後,自亂陣腳,自敗其勢,終究淪為階下囚,化為塵埃。

但,像今次這樣的獵物,孟碧歧發誓她是第一次遇到,也是他們孟家百年來首次遇到的對手。

他竟任由謠言渲染!

而且……

有證據顯示,他甚至在暗中加油添醋,有意的創造了方便謠言流傳的環境。

那部《良辰傳》,便有證據顯示,乃是鷹楊將軍莫府中人放出來的。

而且很可能是受到鷹楊將軍本人指使的——一般人那裏有這樣的魄力,一次就將數千冊《良辰傳》釋出。

能做的了這樣的事情的人,怎麽可能是小人物?

但……

孟碧歧不知道,那位鷹楊將軍為什麽會這樣做!

這世界上還有嫌自己名聲太好,黑料太少的權貴?

他便不怕這些謠言,影響他將來的前途嗎?

想來想去,孟碧歧終於忍不住叫來一個下人,對其吩咐:“汝且持我信物去見那趙王太傅,請太傅組織禦史,彈劾一下……”

“我倒要看看……”孟碧歧咬著牙齒道:“那位張蚩尤,是否真的能忍得住?!”

她必須逼著其動起來。

因為時間已經不夠了。

再有幾天,就是朔望朝,屆時若叫那位英候從宣室殿上全身而退。

孟碧歧知道,她的這樁買賣就算是砸了。

買賣砸了,是會死人的!

她可不想死!

……

“這樣子就按耐不住了啊?”張越拿著手裏,剛剛從宮裏面送來的一封彈劾奏疏的副本,笑了起來。

這是張安世剛剛命人從宮中緊急送來的。

自然是彈劾他的!

“禦史大夫是何意見?”張越問著前來送奏疏副本的人。

“回稟將軍,禦史大夫沒有意見!”來人小心的道:“蘭台禦史中丞楊公也沒有意見……”

“哦……”張越笑了起來:“看來暴公對我很不滿拉!”

有些時候,沒有意見就是最大的意見!

禦史大夫暴勝之,禦史中丞楊敞,就是現在在事實上掌管著彈劾、監督大臣的禦史領袖。雖然說,禦史們彈劾大臣,聞風奏事,這是本職工作,也是本分。

但是……

在盛行春秋治獄,自由心證的漢代。

身為禦史大夫、禦史中丞的暴勝之、楊敞是可以從心而定,選擇性的將一些一看就知道是胡說八道的彈章屏蔽在天子視線之外,僅需按照制度向蘭台報備而已。

而這彈章上的事情,旁人不清楚,百姓不知道,身為國家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暴勝之以及作為執掌禦史台,溝通內外的禦史中丞楊敞會不知道不清楚?

而他們現在表示‘沒有意見’,實際上就是為這彈章抵達天子禦前,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這是在逼他張某人回應啊——按照制度,大臣受到彈劾後,必須自辯。

不然就是默認了彈劾所言,到時候,禦史們就會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群起而攻之。

張越想了想,道:“看來,我真的是得罪了人呦!”

暴勝之想當丞相,都快要瘋掉了!

可丞相澎候劉屈氂就是不肯辭相!

他能怎麽辦呢?

只好熬!

可他年紀越來越大,而朝政也越來越復雜。

所以,張越可以理解暴勝之的不滿。

畢竟,在這位禦史大夫,或許是他張毅張子重先背叛的。

可,如今的禦史中丞楊敞又是怎麽回事?

楊敞可是霍光的嫡系心腹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