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天子之心(第2/3頁)

“只是……”天子忽然話鋒一轉:“卿在諸臣宴席之上,卻也未免太過驕縱了吧?!”

“朕聽說,廷尉隨桃候趙昌樂,在宴席上因對愛卿稍有不敬,結果第二天,就有禦史彈劾趙昌樂為官不正,屍位素餐,不可以為廷尉……”

“朕還聽說,橫門大道,有一胡商,其以千金寶玉以獻卿,於是,執金吾官署都其在長安城中的作為、活動,概不關注?!”

韓說瑟瑟發抖,趴在地上,磕頭道:“臣死罪,臣死罪!”

因為天子說的,都是他做過的事情。

最近半年,他確實飄的太厲害了。

“念在乃兄的面子上……”天子轉身道:“卿請辭執金吾罷!”

“臣……”韓說聽到這話,整個人都虛脫了,半是寬慰,半是失落,他解下自己腰間的官印,頓首再拜:“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聽著,一言不發,轉過身去,道:“韓卿啊……聽朕一句勸……”

“卿回邯鄲吧,不要再來長安了……”

“這長安對卿而言,已是是非地……”

“這是朕最後一次念及上大夫!”

“陛下教誨,臣謹記於心!”韓說重重頓首再拜。

……

望著韓說踉踉蹌蹌的孤獨背影,消失在宮闕盡頭。

天子嘆了一口氣,悠然的吟誦起來:“秋風起兮白雲歸,草木黃落西雁南飛……”

“朕終究還是走到了今天這一步!”說著,他的眼神無比堅定起來。

作為君王,他已經冥冥中有預感了。

所以,他必須為子孫規劃。

齊恒公、趙武靈王、始皇帝等無數人的教訓,殷鑒在前!

春秋之中,更是有著鄭伯克段於鄢的典故。

所以,其實他明白,在他立太孫的那一天起,實際上,就已經注定了未來朝政的動蕩。

一旦,他不在了,太子與太孫之間的矛盾就會立刻顯現。

甚至可能直接引發一場大漢帝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內鬥。

縱然不會發生那種最糟糕的情況,但太子據的大臣與太孫進的大臣之間的鬥爭,也必然導致國家的分裂與動蕩!

所以,天子清楚,他必須替子孫掃平一切不穩定的因素,打掉所有可能威脅大漢帝國安定團結的因素。

“郭穰!”天子忽然轉身,對著一直在身後跟著的謁者令郭穰道:“你替朕去一趟河西!”

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帛書,交給郭穰,道:“將此密詔,當面交給鷹楊將軍!”

“諾!”郭穰立刻頓首領命,然後轉身而去。

天子看著郭穰遠去,走到墻壁前,輕輕吹了口氣,將廊柱下的宮燈吹熄。

而在宮燈熄滅前的一瞬,燈火依然照亮著墻壁上的一副壁畫。

壁畫上,穿著冕服的男子,困於宮闕之中,他神情恍然,目光堅定。

而在他身前,一位大臣跪在身前,雙手呈著璽印。

而在這壁畫的角落裏,銘刻著文字,曰:伊尹迎帝太甲歸豪都。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時此刻,當今時代。

伊尹、周公這樣的權臣,乃是偉光正的。

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認可這樣的情況。

這一是因為,自戰國以來,天下就是這樣個情況。

主少國疑之際,權臣乃自攝朝政,代君理政,待君王成年,便歸還政務,自退三百裏。

數百年來,除了呂不韋等少數人曾企圖破壞這一遊戲規則外,其他權臣基本遵循了這個遊戲規則。

而且,歷史表明了——權臣想要篡位,是不可能的。

雖然歷史上也出現過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樣的例子,但那是孤例,而且是用了幾代人,花費百年才完成的事業。

自戰國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能完成篡國的事情了。

哪怕是功高如商君、田單,強如白起、呂不韋,面對新君的屠刀,也只能引頸待死,最多逃奔外國罷了。

直到王莽後,人們才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子玩?

居然可以這麽快的篡國?!

自然……

大家都開始警惕起來,提防起來!

這第二,則是漢家本身的歷史所決定的。

高帝去世後,呂後當政,呂後去世,諸呂亂政,諸侯大臣共誅之,然後從代國迎立代王登基,是為太宗孝文皇帝。

就是這樣一個從代國而來,毫無根基的君主。

即位一年,就連拉帶打,將權力從功臣元老手裏拿回來,兩年盡罷曾經迎立他的周勃陳平,三年大權在握,政令出於己心。

當今天子依然,元光元年,竇太後駕崩,權力就自動回到他手裏。

至於竇氏諸臣,除了跪在地上搖尾乞憐,別無他法。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毫不擔心權臣亂政。

更不懷疑權臣能篡國!

因為不存在這樣的環境和機會。

劉氏當國百五十年,恩威已立,只要底層農民不起來造反,高層權臣根本動搖不了劉家的統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