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變遷(1)(第2/3頁)

別說丟武庫一百多年,就算地下一千年、兩千年,也不會腐朽。

除了武器,匈奴人還換走了大批的食鹽、糧食、布帛。

等到五月,在事實上,西域的匈奴各部,已經完全仰賴於與漢貿易來維系生存了。

而這時候,西域地區地表上的狗頭金、玉石資源,已然基本耗盡。

匈奴人沒有辦法,只好命令西域各國上供。

同時,組織大批奴隸,在西域的河流、山川之中,找尋玉石、黃金資源。

他們甚至學會了淘金——在尹列水、計示水的支流之中,找那些富含金砂的河段,然後組織人手淘金、挖玉。

但,這些終究是杯水車薪。

僅夠抵充,每月需要償付給漢朝人的賠款本息了。

這裏就不得不說,張越當初抄來的帝國主義金融計劃真的是太棒了。

看似是吃虧,給了匈奴人一個可能撕毀協議的機會。

實則是捆綁!

特別是他祭出來的首付加每月償還本息的計劃。

就像枷鎖,勒在了西域匈奴的脖子上,迫使他們不得不每個月都得拿出黃金珠玉皮毛奴婢來沖抵本息。

盡管每個月看上去都不多,不過需要還個幾百金罷了。

但問題是,這一個個月下來,匈奴人頓時就感覺難受無比了。

偏偏,漠北的內戰,愈演愈烈。

哪怕李陵率部加入戰場,迅速奪取私渠比鞮海,以先賢憚與狐鹿姑的名義,收服大量部族。

又得衛律之助,在戰場上占據上風。

更有大批從漢室采購的青銅兵甲來武裝他的軍隊,打的安糜與屠耆抱頭鼠竄。

但問題是,正因為李陵太強勢了。

所以,各方瞬間都開始聯合起來,針對他。

在那位屠奢薩滿的串聯下,安糜、屠耆、奢離三方達成了協議,暫時停戰。

三方共同面對李陵的進攻,並與李陵的部隊在匈河發生大戰。

又派兵將衛律的騎兵,封鎖在余吾水的上遊河谷地區。

一時間,戰局竟陷入僵局。

隨後,李陵赫然發現,他對面的敵人,也開始大量裝備上了漢家的各色武器。

什麽青銅刀劍、皮甲、鐵胄,都是等閑。

屠耆、奢離的騎兵裏,甚至出現了大批量裝備馬蹄鐵,拿著重戟的騎兵。

這些騎兵的加入,使得李陵進展緩慢。

自三月至五月,足足兩個月都沒能打穿匈河,深入到余吾水。

無可奈何之下,李陵只好率部撤出匈河,進入私渠比鞮海修整。

沒辦法,他的騎兵,無論是戰馬還是人都已經筋疲力盡。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而這一退,令整個戰局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迫於無奈,李陵只能一方面整軍備戰,另一方面派人回西域,命令留守西域的部族,加大與漢貿易的力度。

而在西域地表的金玉資源漸漸變得稀缺後,匈奴人又不是很擅長挖礦的情況下。

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奴婢!

好在李陵控制下的匈奴人還算冷靜,沒有將毒手伸向他們統治和控制的西域王國。

而是將目標瞄向了那些既不肯臣服,又不肯去死的家夥。

譬如大宛、康居、金山的塞人,以及遊散西域的一些少數民族。

所以,從四月下旬開始,匈奴通過天山輸漢的奴婢數量大增!

進入五月,更是達到了平均每日五百人的規模。

並很快的超過了這個高峰,到五月中旬,輸入渠犁的奴婢數量的最高峰就接近了一千人之多!

大量被匈奴人抓捕、劫掠的奴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被匈奴人用繩子捆起來,驅趕著來到了漢家控制之下。

然後由王莽的西域都護府騎兵護送,送到居延。

居延的勞動力,由之迅速增加。

很快就達到了五萬之多!

而漢室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些不值錢的丟在武庫裏吃了幾十上百年灰的青銅武器以及一些食鹽、布帛、糧食罷了。

甚至有許多都不需要付出代價,是匈奴人拿來抵充當月應付賠款的。

對這些匈奴人送來的奴婢,張越自是做了精心安排。

首先,青壯男子,自是統統拿去修水利、河堤,栽樹、挖掘淤泥肥田。

而其他部分,則進行了甄別。

年輕的女子,被他拿來當成撫恤、賞賜,作為居延漢軍戰死遺孤及有功將士的補償。

這個決定很受歡迎。

居延的平民家庭裏,可能會有三個以上的兄弟。

但,能娶得起妻子的,最多只有一個。

剩下的,都是光棍。

現在,國家發妹子了。

只要立過功的人或者是陣亡將士親屬,都可以選擇申請,用妹子來作為補償的一部分。

而且鷹楊將軍還特別良心,一個十六歲的西域胡姬,也僅需價值六千錢的軍功就可以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