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居延(2)(第2/2頁)

只要是有產出的,都將被居延官府剝削!

而且,不是一般的剝削。

他們的負擔,是內郡農民的三倍以上!

沒為什麽,因為這裏是居延,漢家在河西的進攻基地,大漢精銳駐屯之所。

這些百姓,不僅僅要養活自己,還得養活兩萬以上的脫產軍人在此屯駐時的基本開銷!

而居延的常住百姓,即使算上軍人,總人口也未超過二十萬!

換而言之,他們需要每十個人就供養一個士兵及其戰馬!

雖然朝堂會調撥資源,丞相府、大司農,都會盡可能的將物資轉運到此。

但,從內郡轉運物資,耗費太高了。

若非戰爭期間,這種輸血行為不會太多。

當然,居延還可以指望河西四郡及河朔地區的補給。

但……

這些地方,本身產出就少,能養活自己,不麻煩朝堂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故而,居延軍民,只能靠自己!

自己種地,自己開墾荒地,自己開鑿渠道,自己養活自己。

在無盡的艱苦歲月中,生活在此的百姓,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一個東西——軍功!

期望其丈夫、兄弟、子侄,在戰爭中異軍突起,立下戰功,然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將整個家族,從農民直接帶飛為貴族。

是故,居延就是一個大兵營。

這裏的人,只要男子,從六歲開始就會接觸各種武器,並由其父母叔伯教授種種技戰術。

二十歲時,就可以嘗試參軍入伍。

然後,用性命來換取軍功、賞錢與爵位。

過去,這條路子一直暢通。

而且,年年都會出現一批幸運兒,帶著其家族雞犬升天,從此成為帝國的將官,至不濟也能攢夠足夠的錢與爵位,讓家人過上安逸的生活。

即使是戰死、負傷,也能拿到相當不斐,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可能等於十年甚至二十年收入的巨款。

故而,過去二三十年,天下郡國之中,每年都有無數破產百姓、寒門家庭、遊俠兒,拖家帶口來到居延尋夢。

這裏生活雖苦,負擔雖重。

但這裏是大漢帝國普通人最容易遷躍自身階級的地方。

但現在……

這個循環被打破了!

李廣利兵敗天山,由之造成連鎖反應,導致李廣利與他的嫡系,只能壁虎斷尾,將整個河西都拋棄了,匆匆忙忙趕回長安去收拾殘局。

而河西四郡,包括這居延塞軍民,統統成為了棄子。

老實說,若無張越這個接盤俠恰到好處的出現,居延軍民的命運,將是悲慘的。

朝堂方面,可能會爭鬥不休,並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將會是大漢帝國的被遺忘者。

不會有人關心他們,也不會有人關注他們。

直到,一切爭鬥落幕,勝利者出來收拾殘局。

到那個時候,那位勝利者,可能會隨便丟點東西出來收買人心。

但在那之前,居延軍民,將在絕望與痛苦中,度日如年。

這可不是什麽開玩笑的話,而是事實!

歷史上,李廣利兵敗漠北後,居延、輪台,甚至整個河西,都成為了帝國的棄子。

時間長達數年,直至昭帝登基,霍光掌權。

在這個過程中,河西守軍和西域漢軍的境遇,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輪台都尉賴丹,被龜茲王所殺。

樓蘭王倒向匈奴。

大宛王國脫離漢室控制。

除了烏孫,因為有和匈奴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外,整個西域一夜變色。

曾經人人懼怕的漢軍、漢人、漢商,成為了西域各國可以隨意欺淩、劫掠、殺戮的對象。

心裏面想著這些事情,張越就有了打算。

他現在確實手裏頭沒有資源,也沒有帶什麽東西來。

但有一個東西,他卻可以現在就可以拿出來。

那就是希望!

以他鷹楊將軍英候的身份,以他的戰功和成就。

他確實可以將希望重新帶回來,讓居延的頹廢與凋敝消失。

但問題是……

在不知道長安動靜和決定前,貿然這樣做,萬一最終被打臉?

仔細想了想,張越忽然笑了起來。

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假如,居延漢軍的撫恤、封賞的開銷裏,有一大半甚至全部都不需要朝堂買單呢?

順水人情,那個不知道做?

而現在,張越知道,有一個冤大頭,肯定願意也必須給他買單。

於是,他再看向眼前的鄭敢,這個黑大個,在他眼裏也變得可愛起來。

“鄭校尉,請校尉召集全城軍民……”張越笑著道:“本將要話要說!”

說這些的時候,張越的眼中,閃現著無比自信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