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4章 夷夏(2)(第2/3頁)

侍女們則都是紛紛吹捧起了自己的女主人。

“夫人可真是心善呢……連夷狄化外的蠻子,都肯捐錢捐物,讓他們也能沐浴王化……”

“可不是嘛……夫人前些日子,還寫信回家,讓公子拿出了五百萬錢,給郁夷修了幾條橋呢……”

“論這心善人美,誰能與夫人相比?”

楊孫氏聽著,微微翹起了嘴唇,微笑著道:“你們呐,凈會說些好聽的話……”

手卻不由自主的撫摸起了小腹,眼中滿懷溫柔。

當今天下的家庭之中,基本只有兩個模式。

或母以子貴,或子以母貴。

顯而易見的,楊孫氏知道,自己出身低微,不過一個行商的寡婦,本來名聲就不好聽。

所生子嗣,地位也必然受影響!

所以……

她撫摸著小腹,內心無比的堅定:“我的孩子,母親絕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楊孫氏知道,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必須努力,也一定要努力!

不然……

將來受了欺負,被人歧視。

傷心的只會是自己與孩子!

而她唯一可行的道路,就只有眼前的這一條。

以財富、名聲和地位,為自己和孩子,鑄就一條康莊大道。

內心思慮著這些念頭的時候,不知不覺,楊孫氏就已經和她的侍女們走出了居住的院樓,來到了外面。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夯土屋舍。

這些屋舍,都是按照中原民居建造起來的。

基本都是日字型的兩進格局,前後搭配,所有屋舍環繞著楊孫氏所居的宅院,就像眾星拱月一般,形成一種保護性的結構。

這些屋舍足有百余座,基本都是用來安置那些追隨楊孫氏來此的家臣、扈從、婢女以及謀士的住所。

如今,乃是白天,除了那些負責保護女主人和警戒的武士外。

大部分的家臣、扈從,都已經前往了鶄澤各地牧場和定居點工作。

但,屋舍裏卻依然熱鬧非凡。

唧唧的織機聲,不絕於耳。

院樓裏,更有著許多婦人,正在收取被晾曬幹凈的毛料。

“夫人安好……”

“恭迎夫人……”

看到楊孫氏出門,這些婦人紛紛畢恭畢敬的出來行禮。

“免禮……”楊孫氏笑著擡手,囑咐著她們:“不必管我,都且去忙吧!”

這些婦人,都是受雇於楊孫氏的家臣、扈從的妻妾。

其中,有很多都是到了這鶄澤以後娶的。

鶄澤的歸寧人、南池的南池部、龍城的諸水部以及塞下各氏族,現在都在拼命的將自家的女兒,嫁給來到漠南的漢人。

甚至不求名分,不求聘禮,乃至於倒貼大把嫁妝的人都有!

沒辦法,漢人男性,相對於漠南部族的男性,優勢實在太大了!

不客氣的說,長安的屌絲,到了這漠南邊陲,也能秒變高富帥!

無論是身高、身體素質,還是情趣、相貌、談吐,都可以輕松秒殺大部分的漠南男性。

讓各部的女兒們,芳心動搖,難以自持。

更不提,還有‘中國天朝,上國英雄’這種光環加持,自帶buff。

楊孫氏手下就有一個家臣之子,因為長得俊朗,而被曾經的呼奢部的一個貴族女兒看中,夜奔其房,成其好事。

後為其父母所知,嫌棄其出身低微,想要棒打鴛鴦。

結果,那小姑娘騎了匹馬,跑出家門,與郎君私奔回了中國。

最後,她父母沒有辦法,思女心切,只好找楊孫氏幫忙,勸回了那對小冤家,又送上五十匹馬和上百頭牛為嫁妝,讓這小兩口子在這鶄澤安了家。

楊孫氏也覺得臉上有光,也送了錢五萬、布帛十匹和織機兩台作為賀禮。

而這種事情,絕非孤例。

在如今的漠南,甚至可以說非常常見。

有些牧民,因為對漢室感激非常。

甚至以將自己的妻子,送到漢人床榻上,生一個有漢朝血統的孩子為榮的事情。

相比之下,嫁女兒、姊妹給漢人為妻妾。

漠南各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以為是光榮和榮幸。

如今的草原,中上層的人,都在想方設法的嫁女兒給漢室官吏、軍官。

而依靠著毛紡業富裕起來的牧民,攀附不上漢官、漢軍,就將主意打到了來往的商人、遊俠身上。

靠著婚姻與女人,僅僅在這鶄澤,以楊孫氏所知,便有數百名來自郡國的年輕人,在這裏安家了(這還未包括楊孫氏的家臣和扈從)。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更多的人,在不斷來到草原。

就像現在眼前所見的這些婦人,其實,都只是些十五六歲,稚氣未脫的歸寧女子。

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自己主動找上門來的。

草原女子,不似中國女子,在感情事情上比較被動。

她們的膽子大的很,只要看對眼了,對方又不拒絕,當天就能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