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7章 風起雲湧(第2/3頁)

但,只有一百萬畝不到的墾田和數十萬畝的灘塗地與鹽堿地。

靠著這麽些土地,當然是養不活這麽多人口的。

更不提,雁門還屯駐了一支滿編為八千人的句注軍!

雖然現在,句注軍爛了,但八千脫產士兵,每年的開銷和各種軍械支出,依然能嚇死人。

所以,在過去雁門與上郡一樣地方財政,需要並州甚至中央支援。

每歲,中央撥款數千萬,大司農平準粟米、豆麥百萬石,並州刺史再從其他郡縣調運錢糧數千萬,以維系雁門郡的行政與軍事。

故而,此地在匈奴人遠遁後,就漸漸成為了一個長安貴族權貴眼裏的雞肋。

有能耐的人,是不肯來此的,而雁門本郡的人才,只要一有機會,就想盡辦法外調。

於是惡性循環,變成了今天的樣子,為韋延年與馬原所趁,讓雁門郡成為了豪強樂意,門閥溫床。

但……

在張越眼中,雁門郡卻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基地。

因為此地,在後世屬於山西大同。

大同有什麽?

答案是煤,豐富到讓人不敢相信的煤炭資源,足可讓此地變成一個未來的重工業基地。

當然,若是僅有煤炭,張越還不會這麽興奮。

關鍵是……

雁門郡還控扼著北上的通道。

無論是去朔方還是幕南,雁門都是必經的捷徑。

這意味著什麽?

市場!

一個新興的市場!

幕南與朔方,起碼有著兩百萬的人口,更能輻射河西四郡、西域與居延。

消費潛力,無比巨大。

現在,張越只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怎麽讓這個潛在市場的消費者,願意購買張越想要讓他們購買的商品?

第二個問題是:怎麽讓這些潛在消費者,消費得起?

只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張越嘴角開始忍不住溢出笑容。

……

翌日,一封求情的書信,送到了張越面前。

“上郡的王源啊……”張越拆開信件,笑了起來。

這位與後世某位小鮮肉同名之人,乃是塞下有名的大詩賦家。

雖然名聲比不上已故的司馬相如、枚乘、嚴助這樣的bug級文豪。

但其所作詩賦,依舊頗為有名。

據說當初,趙敬肅王在世時,曾頗為欣賞和喜歡他的詩賦文章,曾多次邀其至邯鄲,坐而論道。

只是……

這信件上的文字,卻是張越失望不已。

“還以為能掰出什麽花樣呢?”張越毫不客氣的將手裏的帛書丟進身旁的垃圾桶裏:“原來是來勸我‘以大局為重’的……”

砸吧了一嘴巴,張越譏笑了起來:“說得好像,雁門郡離了這些豪強蠹蟲,雁門郡就要脫離中國,變成塞下夷狄之國一樣了!”

對於這種人,張越甚至懶得與他分辨。

連一個字的回信都不想寫。

但,這卻只是一個開頭。

隨後,馳道上,不斷有快馬傳信。

只是一個上午,張越就接到了十五封來自並州各郡甚至朔方的名士、貴族與致仕名臣的書信。

都是來求情的。

有的,只是為了某一個人求情,但也有人,卻自我感覺和王源一樣良好。

書信之中,言辭懇切,說的鞭辟入裏。

好像都是在為了張越考慮一樣,就差沒有告訴張越——你應該聽我們的,快快釋放了那些無辜的‘淳樸士人’與‘忠良大臣’吧。

讓張越看的,真是尷尬病發作,有些莫名其妙。

“這些家夥,怕不是腦子糊塗了吧?”張越搖著頭,將這些書信統統丟了出去。

同時,下令給田水和李池,以後但凡有什麽名士啊、老臣啊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人物寫來的類似書信,統統丟掉,不要再拿來給他看了。

於是,善無城的百姓們,在這一天,親眼目睹了一場他們永世難忘的好戲。

長安來的天使,派人將數十封各郡名流寫來的求情信,丟到了街道上。

一時間,無數人爭相傳閱,然後紛紛拍案叫好。

但,消息傳出去後卻讓張越一下子就惹惱了無數名士、名流。

這些人立刻就覺得,自己臉上火辣辣的,面子掛不住了。

本來,他們寫信來求情,其實很多時候,只是順勢而為,也並沒有覺得自己的信能起到什麽效果。

然而現在,他們卻都被激怒了。

甚至有人當即就啟程,前往雁門,沒辦法,他們吃的就是面子和名聲這碗飯。

現在面子和名聲卻被人踩在了腳下,若不做點什麽,那往後還怎麽混呢?

一時間,雁門風起雲湧。

……

注:騎兵的行軍速度,距離越遠,越比不上步兵。

騎兵只是擁有戰場機動力和快速穿插打擊力。

霍去病遠征萬裏,之所以成為絕唱,是因為他作戰,根本不顧馬力,以戰養戰,專門搶匈奴人的馬自己騎,而且也只有他有那個自信不怕把馬跑死了,沒有馬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