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3章 難道是天意(第2/2頁)

大鴻臚掌諸侯蠻夷及朝覲禮儀。

所以呢,它不是後世理解的外交部,而是一個獨屬於朝貢體系的中央帝國的機構。

其負責的領域就是歸義蠻夷、屬國、附庸。

其權力大小,與歸義蠻夷、屬國和附庸的多寡直接掛鉤。

譬如,太宗和先帝時,大鴻臚就只能管管諸侯王和宗室諸侯的朝覲,以及朝會禮儀。

名為九卿,實為廢物。

但現在呢?

如今的大鴻臚,僅僅是屬國都尉麾下,就編有五支常備野戰力量。

更擁有管轄從居延至九原的數千裏草原上的所有歸義、內附和附庸屬國部族的權力。

其權柄在九卿之中,僅次於大司農、光祿勛、執金吾。

其雇員,更是在三十年內,翻了十倍不止。

如今,下轄十署五丞,六百石以上文武官員數百。

大鴻臚跺跺腳,從交趾叢林到塞北草原,都要來一次地震。

這樣的大鴻臚能不好戰嗎?

即使坐在大鴻臚位置上的是鴿派的古文儒生,怕也會被下面的人推著走向戰爭。

更何況,迄今為止,所有漢家的大鴻臚,都是軍伍出生。

戴仁更是從將軍轉職而來的——他曾擔任過居延校尉、九原將軍、屬國都尉等要職。

戴仁這一叫囂,立刻就引發了將軍列侯們的一致贊同,紛紛出列拜道:“臣等附議!必以雷霆,而威烏恒!”

這是漢家朝堂上的日常。

無論在什麽問題上,將軍列侯們,都只有一個聲音——打!

不打不是人!

概因,利益相關!

軍人天生追求和向往戰爭,追求戰爭。

這是他們的本職,他們的使命與義務。

若軍人都主和了,朝堂上還有什麽人來主戰?

張越看著是毫無意外,也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因為,在後世,人類燈塔的軍方也是如此。

遇到問題,別人問他怎麽解決?

當然是送民豬自由嘍。

不然,你還指望他們主持正義,主持和平不成?

所以……

壓力一下子就到了丞相劉屈氂身上。

到了朝廷上的文官集團身上。

假如連他們都支持戰爭的話,那麽,戰爭必將到來!

因為,天子不可能否決文武的一致意見。

只是……

劉屈氂回頭看了看自己身後的大司農桑弘羊和守少府公孫遺,見這兩位掌管漢家財政的同僚,都是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劉屈氂就暗罵了一聲:“一群狐狸!”

但他是丞相!

而且是實權丞相,不是石慶、公孫賀那種擺設。

沒有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出列拜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如今春耕在即,國家不宜興兵動武,且夫去歲關中大旱,太原倉軍糧奉命入關賑災,今其存糧已不足百萬石……”

“此外,家上南下,奉詔督辦治河之事,所需耗費甚大,國庫無力在此時抽出錢糧……”

劉屈氂說的自然都是實話。

聽著他的話,戴仁和將軍們,沒有半分沮喪和不滿。

因為,其實他們也只是想試試而已。

反正,試試又不要錢,萬一天子同意了呢?

那不就是賺到了?

雖然說,他們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不然,去年天子就已經批準了李廣利的那幾個作戰計劃,現在朝堂上應該談論的內容,就該是如何與匈奴單於會獵於天山之南的事情了。

如今,他們鼓噪和宣揚戰爭,目的也只是為了造勢。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

所以,戴仁立刻就道:“陛下,臣以為丞相所言非也!漢使,天子使也!持節出使,如天子親臨,若使者在外,為人殺戮,而朝堂不能有所回應,夷狄恐怕將以為中國無人也!”

“雖然丞相所言,不無道理,然則臣以為,漢家威嚴,決不可輕侮!”

這就是在給張越造勢了,讓張越聽著,非常滿意。

劉屈氂聽著,卻是不知此事,立刻回道:“大鴻臚所言差矣,且不說如今使者遇刺之事,事實未清,不宜早下定論,且夫,烏恒諸部,本為漢藩,輕易刀兵相見,恐怕是親者痛,仇者快!”

劉屈氂看向天子,深深俯首,拜道:“臣愚見,當遣使持節,往烏恒厘清真相,再做決定!”

天子聽著,卻是滿臉古怪。

昨夜張子重毛遂自薦,請纓出使,鎮撫烏恒,這個事情好像沒幾個人知道吧?

最起碼,劉屈氂不清楚吧?

這難道是天意?

天子感覺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