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2章 太孫(1)(第2/2頁)

為什麽呢?

長孫進,允文允武,天下傾慕啊!

再沒有比長孫更合適的人選了!

為了天下社稷和宗廟祖先,陛下應當機立斷。

天子接到奏疏後,第二天詔下禦史台,明告群臣,再次拒絕。

這一次拒絕的理由,就跟奇葩了!

天子認為,長孫雖然‘有所長’,但是論起賢能。

還是遠遠不如一些宗室精英的。

譬如‘朕兄子劉義,為安縣縣令,賢德非常’,還有‘朕弟子趙王劉昌,文武雙全’。

你們這些不懂事的大臣,為什麽就只盯著朕的孫子呢?

目光太短淺,胸襟太狹隘了。

於是天子狠狠的訓斥了一番群臣,要求他們站在更高的眼界,以天下為重,全盤考慮。

好嘛……

群臣立刻就興奮了起來。

然後,潮水般的奏疏,在一個時辰之內就淹沒了蘭台。

這一次,上至列侯公卿,下至有司佐吏,紛紛上書,甚至還有長安三老、地方賢達,也都上書天子。

每一個人都一致認為,沒有比長孫殿下更賢能的人了。

陛下您舉的那些宗室子弟,雖然精英,但如何能與長孫相比?

每一個人都擺出了很多道理和例子。

更有人引經據典,論證必須立長孫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於是,天子‘不得不勉為其難’的在群臣和人民的呼聲下,下詔給禦史大夫暴勝之說:今太子受命,主持治河,群臣皆以為,宜當立長孫進為太孫,以承宗廟,安社稷,朕再三推辭,群臣固請之!朕德薄,不知其義何在?然群臣士大夫公卿固請,其下禦史,令有司議之。

於是,長安城裏,立刻出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祥瑞’。

禦史們得知,如獲至寶,紛紛上書,將這些祥瑞報告天子,勸說天子應當順應天意。

於是,天子‘無奈’,只好順應天心民意,下詔給太常‘擇吉日告於太廟’。

同時令少府,為長孫擇宮室,獻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