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1章 入我甕中(3)(第2/2頁)

美其名曰:我大匈奴自有國情在此,漢人的東西,不適合大匈奴,會讓我們的勇士懦弱,會令我們的貴族怯懦!

故而,除了王族和漢朝降臣,匈奴的其他貴族的數學水平,竟然依舊原地踏步走。

趙充國就和張越講過一個有關匈奴人的笑話——匈奴在浚稽山附近,有一個叫且渠的部族,該部酋長生了一個天才兒子,十八歲就能將全部族的一千三百二十一個男丁數清楚了!

單於聞之大喜,征到單於庭,任命為左大當戶,專門負責點算王庭人丁和牲畜。

這個笑話或許有些誇張,但,也多少能說明,匈奴人的數學能力。

匈奴尚且如此,烏孫人的數學計算能力,恐怕就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張越嚴重懷疑,眼前這位小昆莫,是否具備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能力!

所以,只能是盡可能詳細的為他解釋清楚。

沒辦法,羊毛毛衣,關乎未來!

泥靡聽完,卻是驚呼出聲:“居然要這麽多羊毛才能換到一個蹄鐵?”

“貴國也太看低羊毛了吧……”

“這許多的羊毛,足夠織出數十匹褐布,甚至能織出好幾匹罽布了!”

“褐布?罽布?”張越疑惑了一聲,隨即反應了過來。

此時,原始的簡單毛紡織業,已然發展了起來。

西域和幕南幕北的遊牧民族的婦女,從中國的古老紡紗技術之中得到靈感,將羊毛、馬毛紡成紗線,制成平民穿戴的褐布與貴族穿戴的罽布。

而這些毛布也在隨後流入中國北方,成為了北方居民的冬季禦寒布料來源之一。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高帝曾經下令禁止商人穿戴的布匹中,罽布的大名赫然列在其中。

除了原始的毛紡織業,此時,西域還出現了簡單的棉紡織品。

張越在研究和準備上馬棉紡產業時,就調查過情況了。

這些棉紡織品,在漢代被稱為‘疊布’,一般顏色都是白色的,故稱白疊。

現在,在長安甚至可以買到品質較好的印花疊布。

不過,無論是褐布、罽布還是疊布,都是相當原始和簡單的技術。

最復雜的印花疊布,也只用了二十三根經線和二十六根緯線。

又因為受限於紡紗技術,這些布帛的產量非常低!

而且,除了印花疊布外,其他三種布帛的價格,都很低。

價值最高的罽布,只有絲綢價格的三分之二!

這還是在長安的價格!

若去了居延,恐怕一匹絲綢能換十幾匹罽布。

所以,張越立刻就道:“貴使難道不知道,就算全部織成罽布,一百二十斤羊毛的價值也遠遠低於我國的馬蹄鐵嗎?”

張越給馬蹄鐵標定的價格是兩千五百錢!

這個價碼,當然是很黑的!

實際上,馬蹄鐵的成本,現在最多不過三百錢,而隨著技術進步,批量生產制造後,其成本還將下降一半!

然而……

技術含量高的商品,從來都能賣出天價!

就像後世的芯片,本質上,只是一種不值錢的矽晶片。

但,西方發達國家就將之賣出了天價!

泥靡聞言,立刻就閉上了嘴。

他清楚,褐布和罽布在漢朝賣不上價的原因。

因為有味道!

而且,容易沾染各種寄生蟲,所以,有潔癖的漢朝人不是很喜歡。

張越看著他的樣子,連忙安撫道:“當然了,貴國乃是漢家友邦,為了照顧友邦,本官願意向天子請求,特別加恩貴國,給與貴國產羊毛一個更加合理和適合的價格!”

泥靡聽著,立刻謝道:“多謝貴官!”

張越看著他,笑道:“除了蹄鐵,我國還有許多商品……或許是貴國需要的……在這工坊園裏,就有一樣,貴使想不想看看?”

泥靡一聽,眼睛立刻就亮了,忙不叠的點頭:“願請一觀!”

張越聽著笑了一聲,拍了拍手,早就準備好的丁緩立刻讓人取來一物——一件在後世,人盡皆知的鐵器,家家必備的產品:鐵鍋。

當然,這是一種非常笨重的初級產品。

整個鐵鍋,是用漢室產量最多的灰口鑄鐵以泥範鑄造的。

技術含量非常低,制造成本更是低廉無比。

以張越所知,丁緩成功鑄造出這種鐵鍋後,計算了一下成本。

最多兩百錢!

其中,絕大部分是生鐵的原料成本!

但就是這麽一件簡單的鐵鍋,一出現就讓每一個烏孫人都挪不開眼睛了。

泥靡的表情,更是誇張無比。

他使勁的吞咽了一下口水,勉強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對張越問道:“貴官,一石羊毛可換多少件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