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4章 同志(第2/2頁)

這種曾經不見於中國史書的異域牲畜,便在漢家大地上,生根發芽,甚至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種群數量。

最鼎盛之時,在元狩二年,漢太仆擁有各類大小橐他幾近二十萬匹!

不過,元狩以來,漢室擁有的橐他數量就不斷下降,至今恐怕種群數量已經不足五萬了。

但……

這有什麽關系呢?

上官桀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就直接道:“既是新豐建設所需,為兄立刻便命人將橐他送去新豐,支援陛下與長孫殿下‘建小康’之大業!”

張越聽著,連忙拜道:“多謝兄長!”

駱駝這種生物,是非常優秀的載重生物。

有了這批駱駝,新豐的水利修建建設速度就能加快很多了。

“對了……”上官桀忽然拉上張越的手,湊近他身邊,悄悄問道:“賢弟對現在朝中議論沸沸揚揚的那件事情怎麽看?”

張越聽著,笑而不語。

上官桀所指的事情,張越心裏面清清楚楚。

就是十余日前,大朝議上定策的那幾個超級工程。

在五日前,前宗正卿劉屈氂,正式被天子拜為丞相,封澎候。

這也是平津獻候公孫弘後的漢室慣例,拜相必封侯。

隨即劉屈氂就上書天子,請求設置‘治河都護府’,總領東南甚至全國的治河、防汛、運河等諸事。

天子當然是欣然應允,還命尚書令張安世主持治河都護府的有司籌備一事。

然後,朝堂就亂鍋了。

因為,當朝太子劉據主動上書,毛遂自薦,請求擔任治河都護府都護。

這就立刻讓朝堂內外,各方勢力,戰成一團。

反對者,如過江之鯽。

沒辦法,此事牽扯了太多的利益,也關系了很多人的政績。現在,你太子一句話不說,就要跳出來摘桃子,吃相也太難看了些吧?

講老實話,其實張越也有些看不懂劉據這一步棋。

太心急了!

講道理,就算是劉據想要這個權力,也該是找人做托,不該自己跳出來,如此顯眼的推動此事!

但……

作為劉進的大臣,張越也不好說什麽。

上官桀一看張越的神色,就明白了張越的意思,立刻就笑了起來。

……

辭別上官桀,張越一路直趨溫室殿。

如今,已是十月中旬,建章宮的湖泊,也都紛紛進入了枯水期,面積萎縮了三分之一還不止。

一路走來,張越能見到很多工人,在這些枯水的湖泊之中,挖掘淤泥,然後裝車運出宮內。

這些工人,都是上林苑的百姓。

準確的說是劉氏的佃農,老劉家最鐵杆的死忠。

所以,劉氏有什麽好事,也都是交給他們去做的。

就像這宮裏的徭役,一般都是發給這些人去做。

因為,漢室為皇帝服務的徭役,全部屬於‘外徭’,是有償的。

其酬勞也是繞過官府,直接由少府按人頭每日發放。

所以,工人們的勞動熱情和效率非常高。

張越見著,也是感慨不已。

這國家買單的工程就是好。

不會引發矛盾,更不會影響社會秩序,還能增加就業,拉升消費。

若有可能,張越恨不得,在新豐將所有工程,全部變成這種有償的外徭模式。

可惜不能。

至少現在還不行,除非日後新豐工坊園的產業擴大起來,官府從工商貿易之中所得的稅收超過了農業所得,才有這個資本。

當然了,若是將來棉花產業搞成了。

可以拿棉布當錢來使,或許屆時一樣有這個資本!

想起棉花,張越的嘴角就溢出絲絲笑容。

空間之中培育的棉花,差不多再有兩三代,就可以嘗試移栽到外界了。

說不定能趕上明年春耕。

新豐和剛剛被納入新豐體系的臨潼縣,都有著大片大片的河灘灘塗地以及山陵,都是未來棉花種植的好地區。

想到這裏,張越就想起了前幾日,剛剛就任為守臨潼縣縣令的王吉來信。

信上,王吉向他報告了其上任以來這月余臨潼的事務。

首先,當然是其在臨潼,照抄了新豐的種種制度。

申明法律,禁止溺子,公布小水利建設計劃等等,這些都不足為奇。

真正讓張越欣慰的是,王吉告訴他,其在臨潼,組織百姓家庭之中二十歲以上的余子,前往新豐工坊做工的事情。

這可真是讓張越很是激動!

因為,主動組織人民,提升就業,這是現代官僚的業務啊!

而王吉卻邁出了這一步!

這說明什麽?

說明張越的事業,擁有了第一個志同道合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