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4章 胡建的疑慮(2)(第2/3頁)

他們就更加憂郁和難受。

若一邊縣尊和縣衙在努力奮鬥,帶領人民和百姓奔向幸福的小康社會,而另一邊,作為執掌法律和刑獄的他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個無辜的孩子,還沒有來得及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就被其父母親手溺死。

而他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這豈非是莫大的諷刺和天大的笑話?

張越卻是看著胡建等人,將手放到了腰間的佩劍上,冷冷的道:“胡縣尉、諸君……”

“請縣尉與諸君,為我記錄,並明告新豐上下所有士民:自即日起,有敢不舉其子者,無論任何理由、任何原因、任何借口、任何人,只要是新豐境內,編戶齊民,皆重罰之!”

“一人不舉,全家連坐,其口賦五算,田稅倍之,士大夫有敢不舉者,三族連坐,皆不許出仕,有官爵者,本官將親告朝堂,以奪其官爵!”

“而諸鄉邑有司治下,若有不舉者,視為有司瀆職,其考績皆課殿!”

人口!

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最寶貴的資源!

沒有之一!

偉大領袖說過——人多就是力量!

諸夏民族能夠延綿五千年而始終繁榮、昌盛,盡管歷經劫難,依舊可以浴火重生,涅槃歸來。

靠的就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強大的凝聚力。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期。

諸夏民族總人口最多不過六千萬。

這還是算上了奴婢和老人小孩……

可有些渣渣,卻在溺死自己的孩子?

這是犯罪!

當然,張越也知道,其實大部分溺嬰行為,都是因為貧困的導致的。

人民太窮,連長子也未必養得活,怎麽敢多養兒子?

難道養大了就讓他去當贅婿,做逆旅,做遊俠?

底層的人民沒有辦法,只能溺嬰。

但那些士大夫們溺嬰就無法接受了。

所以,張越對他們開出了頂格的罰單!

一人溺嬰,三族連坐!

說不許出仕,就不讓你出仕!

說摘你的烏紗帽,就摘你的烏紗帽!

至少在新豐境內,他可以這麽幹!

更要實行溺嬰一票否決制度,治下出現不舉案件,所有當官的,一個也別想跑,統統在履歷上在档案上留下一個殿的評價。

逼迫官員,繃緊神經,盯緊自己治下。

為了烏紗帽也為了前程,張越相信,他們會拿出十二萬分精力去做這個事情的。

當然有罰了有獎!

張越轉身,對劉進拜道:“臣還請殿下準許臣在新豐全縣開展獎勵生育之事,臣稍候將遞上條陳,拿出方案……”

劉進聽著,自然同意,道:“卿去做吧……”

獎勵生育,這是漢室的基本國策。

因為,人口越多,戶口越多,戶口越多,稅賦越多。

歷代以來,老劉家為了讓天下人口增多,可謂挖空心思,窮其所有。

譬如漢律就規定了:女性到了十六歲還不嫁人,那她的人頭稅就按照五倍征收。二十歲都不嫁,國家給你安排老公!

男丁年滿二十三還沒有娶到老婆,那就強制分戶獨立。

更誇張的是,劉氏連寡婦嫁人都操心上了。

很多地方郡守都特別愛鼓勵寡婦改嫁,甚至還有很多名臣喜歡給寡婦當紅娘。

太宗皇帝和先帝的遺詔之中都下令釋放宮人,歸少使以下沒有子女的妃嬪回民間改嫁。

連自己睡過的妹子,也允許改嫁。

可見,劉氏對於人口饑渴到什麽程度了!

但……

劉進看著張越,小聲的勸道:“愛卿擅自重罰不舉者,會不會引起朝野物議?”

私立法律和制度,這可是犯忌諱的事情。

張越聽著,卻是笑著拜道:“殿下勿憂,臣知道輕重,此事臣會上書天子,求得陛下許可的……況且……臣所立者,乃權變之法,更乃出於春秋之義,《詩》之王道!”

“《春秋》善善之長也,惡惡之短也,故子有罪,執其父,臣有罪,責其君!新豐治下有百姓不舉其子,是臣有罪,是惡惡在臣下之身,臣下不糾,則蒙春秋之誅!故臣先以權變,再告天子,先行其事,後行其法!”

“而《詩》更雲:天生蒸民,有物有則,先王以生民為最!”

“況……為漢制法,士人之責也!”

張越昂著頭,一臉正色。

誰敢在這個事情上挑他毛病,誰就是和春秋大義為敵,與詩經先王之義做對!

應該吊起來被鞭笞一萬年。

當然了……

這其實也是張越故意留下來的陷阱,就等著某些傻瓜跳進來了。

在事實上來說,新豐和長安距離很近,輕騎一個時辰就能來回。

他可以馬上寫一封奏疏,讓人速遞長安建章宮,送到天子面前,在今天傍晚就能得到回復。

而胡建等人去將張越的決定,公開和宣布全縣,最快也要到明天才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