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3章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2/3頁)

但是……

秦二世而亡……

其後,魯地儒生們,在秦末的戰亂之中,一次次的押寶。

他們最開始擁護臧霸,然後臧霸gg了。

接著又擁護田橫兄弟。

田橫兄弟gg。

最後又宣布效忠項羽,項羽倒是很敬重他們。

但亥下一戰,項王自刎烏江,魯儒們發現,那個曾經被他們瞧不起、看不上、覺得不可能成功的流氓頭子,草民出生的泗水亭長劉邦坐到了天子寶座上。

這可太尷尬了。

於是,魯儒們在項羽敗亡後,打起為‘項羽盡忠’的旗幟。

號稱要和劉氏漢室魚死網破。

劉邦聞言勃然大怒,下令調集重兵,將魯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其時周勃陳平,秣兵歷馬,韓信蕭何,引兵在外。

魯儒們嚇得雙股戰戰,於是肉袒而降。

想著這些往事,夏侯始昌的內心就充滿了恥辱。

在事實上來說,漢季社會輿論的‘新王論’的興盛,魯儒們貢獻不小。

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再沒有比魯地儒生更希望漢室滅亡,改朝換代的人了。

因為,只要劉氏統治存續一天,那他們一天就要承受那些恥辱和痛苦。

高帝曾在儒生帽子裏撒尿,而被他撒尿的那個儒生恰好是魯地出生……

高帝也曾經見到一個戴儒冠的儒生,氣不過來就一腳踹飛他,將他踹泥水裏,不巧那人也是魯人……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高帝與酈食其的故事,將這位漢高帝太祖皇帝對儒生的厭惡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是故,魯地儒生在漢季百年來,一直在痛苦、猶豫和恥辱之中掙紮。

但造反這種事情,他們又不敢。

就只好跟著鼓噪新王論,提出‘漢家堯後’的理論,到處宣揚劉氏應該退位讓賢。

而在另一方面,正因為得不到,所以他們又無比憧憬和向往,輔佐天子,治齊升平。

可惜……

哪怕是申公,最終也從長安鎩羽而歸。

曾經強盛一時,號稱‘儒宗’的魯儒學派更是沉寂了下去。

夏侯始昌雖然其實並非正統儒生,更非魯儒一系。

但他是魯人,對於魯儒們的遭遇感同身受,非常同情。

心裏面也同樣也有著類似的念頭和想法。

如今,長安政局變動,讓他看到了一絲曙光。

……

半個時辰後,夏侯始昌就在族人門徒的攙扶、簇擁下來到了昌邑王的王駕攆車之前。

“大王!”夏侯始昌巍顫顫的喊了一聲。

坐在攆車上,正閉目養神的昌邑王劉髆立刻就睜開眼睛,下令停車。

“太傅怎麽來了?”劉髆在兩個侍從攙扶下,走下攆車。

作為當今天子的第四子,劉髆很年輕,他今年才不過二十四歲,但……他的樣子卻很虛弱,看上去弱不禁風,仿佛風一吹就要吹倒。

沒辦法,劉髆十三歲被立為昌邑王,然後遠離長安,來到了繁華的昌邑。

梁齊之間,自古多美人。

年少的昌邑王,如何抵禦得住溫柔鄉的侵蝕,不過七八年就已經變成這個模樣了。

但劉髆對於夏侯始昌卻是極為敬重的。

不止因為這位老大人是他父皇親自為他挑選的太傅。

更因為他的親人們,都暗示過他,欲要入繼大統,就必須得到太傅的扶持。

“大王……”夏侯始昌看著臉色蒼白,看上去氣色很不好的昌邑王,心裏也是嘆了口氣。

本來這位大王是儲位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他的外家是貳師將軍海西候李廣利,手握重兵,他本人也很得當今喜愛,性格也頗類當今,聰明、伶俐有果決。

不似太子,優柔寡斷,常有婦人之仁。

但……

就是這個身體太糟糕了!

哪怕是六十三歲的當今,恐怕身體也要比這位昌邑王好太多太多了。

但奈何,在女色問題上,這位大王誰勸都沒用。

哪怕是在這朝覲長安的路上,夏侯始昌每天都能見到有美人被送到他的攆車和行宮裏。

所以,夏侯始昌也只是嘆了口氣,作為公羊學派的讖諱大師,夏侯始昌一直認為一切在冥冥中早有決斷。

凡人只能順勢而為,不可逆勢而求。

所以,他強行咽下勸誡的話語,微微拜道:“回稟大王,老臣剛剛得到了長安的消息,說是太仆公孫敬聲事涉巫蠱大逆,已經被下獄了,丞相公孫賀也上書請罪……”

劉髆一聽,笑道:“寡人還以為什麽事情呢?昨日寡人就已經知道了此事了!”

他微微笑了笑,道:“只是不敢勞動太傅,所以就沒有驚動您……”

“大王既然已經知道此事了,那麽,大王有何決斷?”夏侯始昌目光灼灼的看著劉髆,此刻他希望這位昌邑王能對他說一句‘請太傅為寡人畫此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