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7章 養生之道(第2/3頁)

“諾……”張越拜道:“燕窩者,顧名思義,乃燕鳥之巢……”

“不過,此燕鳥乃非尋常之燕鳥,乃珠崖、詹耳之懸崖之間,名為金絲燕之奇鳥所築之巢……”張越輕聲說道:“此鳥生於懸崖之間,長於波濤之中,翺翔於碧空之上,其采四海之精華,銜八方之神物,以築其巢,以養其雛鳥,因築巢之時,常常急切,故金絲燕便以心血吐出,以合其巢土,上帝聞而嘉之,故其巢有德孝之義,人服之可潤肺止咳,益壽延年……”

燕窩是唐代之後才開始風行中國的補品。

張越特地將之拿出來,其實是為了保住海南半島。

因為,自當初路博德打下珠崖、詹耳之後,漢室在海南半島地區的統治就一直不穩固。

當地的叛亂時有發生,而當地環境惡劣,資源貧乏,這些年來儒生一直在嚷嚷著要放棄珠崖、詹耳,特別是齊魯地方的儒生,更是大聲疾呼,要求放棄這一地區。

甚至還有人拿出了理論,什麽理論?

珠崖、詹耳,非冠帶之國,春秋不曾計,禹貢無其圖,這本來就不是中國的地方,是夷狄蠻夷之土,要他做什麽?

有些人甚至高傲無比的說什麽: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與禽獸無異,本不足置郡縣。

還有士大夫輕蔑的說:珠崖之民,猶如魚鱉,棄之可為善也!

齊魯的士大夫貴族們之所以這樣反對,這樣極力勸說國家放棄海南半島。

原因張越也知道——漢家經營珠崖、詹耳的資源和官吏,全部是從齊魯調撥的。

換言之,這些渣渣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但問題是……

他們是士大夫啊,是儒生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教化夷狄,令其心慕王化,化夷為夏,本就是他們的職責。

所以,漢人看不起齊儒是有原因的。

這些渣渣,遇到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就拼命的爭取,碰到可能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腦袋就搖得跟撥浪鼓一般。

他們就是漢室內部綏靖派的主力中堅。

張越故意將燕窩吹的如此美好,講的如此傳奇。就是想要打這些渣渣的臉!

有一個事情是明確的——漢人逐利,為了財富,冒險是日常。

若海南的燕窩價格昂貴,而且需求量很大,那麽,就有的是人會去鋌而走險,去海南經營和發展。

說不定其中就有這些過去嚷嚷著什麽‘非冠帶之國,春秋不曾計,禹貢無其圖,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拼命想要國家放棄當地的士大夫貴族。

到時候……

張越倒要看看,他們還能嚷嚷這些話不?

當然,僅靠一個燕窩貿易,不足以讓漢家在海南的發展穩固。

但,一個燕窩貿易,也足以讓大量商賈和豪強,將力量傾注到海南了。

現在,海南地區固然開發困難。

但以後就未必了!

若張越記得不錯的話,後世海南半島,一歲三收也是常態!

而且,海南地區的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這燕窩貿易只是一個引子,一個吸引人的噱頭,就像後世澳大利亞和米帝的淘金潮一樣。

只要能將人吸引過去,那麽當地再蠻荒也可變成文明之都。

天子卻不知道這些事情,但張越的說法,卻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德孝是漢人推崇的大義。

羔羊跪乳,螟蛉義子的傳說,一直經久不衰,為世人所贊嘆。

如今,卻聽到了一個反向的故事。

金絲燕為了給自己的雛鳥,築一個溫暖的巢穴,搏擊於海浪之中,挑選最好的材料,一點一滴築巢而起,甚至吐血和泥!

“金絲燕為子孫後代,真可謂費盡心血啊……”天子嘆道。

不過感慨歸感慨,但心裏面卻已經打定了主意,馬上就要下詔給珠崖和詹耳,讓他們進貢金絲燕的燕窩。

當然,作為天子,他也不能白要當地的東西。

自太宗皇帝拒絕地方和諸侯國的無償奉獻後,漢家就不再接受任何無償形勢的對天子的貢獻。

而是會給與一定補償。

雖然這補償通常是聊勝於無的所謂免除田稅、徭役。

但珠崖地方,卻又不同。

所以呢,天子打算讓少府卿組織平賈,給燕窩定一個價格,給與實際補償。

“那鮑魚又為何物?”聽完了山參燕窩的故事後,天子對剩下的三個東西,格外好奇起來。

“回稟陛下……”張越輕輕笑著道:“鮑魚,乃深海之中的一種貽貝,其有君子之性,必生長於最潔凈清澈幹凈之礁石之間,如有半點汙漬,則其死也……其更以海中精華為生,故其肉質鮮嫩,食之可養陰補血,調和五氣……”

“臣聞之,朝鮮四郡海濱之中,多有鮑魚,陛下可命人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