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4章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3/3頁)

“後坐法失候,遷為居延都尉,為國戍邊二十年,埋首蠻荒之中,與居延軍民同甘共苦,篳路藍縷,建居延塞,起遮虜障,功在社稷,利澤後人,居延軍民感念其恩,號之曰:路翁,為居延之長者也!”

“今路公老邁,其心願唯念魂歸故鄉,埋骨桑梓,居延軍民三老等多次為之上書懇請天子及朝堂諸公許之,奈何因小人讒言,竟不得許……”

“屈子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這校尉埋首拜道:“其望殿下、侍中仗義執言,為路公陳情於天子前,乃令忠臣能有榮歸之日……”

這校尉說的非常感人,讓劉進都有些忍不住眼眶發熱。

張越更是幾乎想要答應下來。

但理智卻告訴他,不能輕舉妄動。

路博德的事情很復雜,牽扯的人物更不是一兩個。

甚至可以說,路博德這個事情,牽扯的不是一兩個家族或者勢力。

他將整個漢室新舊貴族全部牽扯進來了。

歷史上路博德為何最後老死居延,甚至埋骨居延?

講道理,他想回家隨時可以。

無論是天子還是朝堂上下,沒有人會阻攔。

但問題在於,路博德不想就這麽不清不白的回故鄉。

他要的是風風光光的回家,他所求的是名譽和榮譽。

由國家、天子賜給賞賜,給與美譽,甚至如當年的萬石君石奮一般,賜給自光祿大夫或者郎中令、中郎將這樣的頭銜。

否則,他是沒有臉面,也不敢就這麽回故鄉的。

不名譽的回鄉,是恥辱!

不止他可能不能在死後享受進入宗廟,配享血食香火的待遇。

說不定,很可能不得不以發覆面,連墳塋都不敢立碑。

子孫後代,甚至可能不敢說他們是‘路博德之後’,乃至於很可能承受不住壓力,不得不改姓!

所以,路博德只能在居延死扛!

扛到天子和朝堂回心轉意,或者他自己老死在居延。

這是一場豪賭!

若路博德在死之前,等不到天子的詔諭,詔命他回京述職,賜給一個褒揚性質的美譽。

那麽……

以現在盛行的公羊思潮來看,那他就要‘墜墮諸淵’,除非有一天,國家能恢復他的名譽。

所以說,這是一場豪賭。

賭桌上放著路博德的全部,賭的就是當今天子心軟。

但在事實上,賭桌上不止有一個路博德。

還牽扯到了曾經如日中天,並在未來將卷土重來的隴右李氏和李氏為首的隴右軍事貴族們。

這麽說可能有些復雜,簡單一點概括吧。

賭桌上的玩家,現在是以路博德為代表的霍氏軍事貴族和隴右李氏為代表的舊貴族(在漢室歷史上,霍去病的崛起,導致了李氏和隴右貴族的衰落,而李氏的李敢,又導致了霍去病病死大漠,天漢二年,路博德又導致李陵兵敗浚稽山)。

是故,貿然插手這個事情。

等於對隴右軍事貴族集團,特別是李氏宣戰!

再沒有比這個行為更拉仇恨,更讓李家暴怒的了!

李氏家族,別看現在因為李陵之故而分崩離析,好像不堪一擊!

然而……

這個家族擁有的能量,遠超人們想象。

現在在博望苑裏,李陵的堂弟是太子據最信任和寵幸的大臣之一,李禹的妹妹甚至就是太子據最喜歡的妃子!

不止如此,李氏集團,可不止只有李廣這一系。

千萬不要忘記了!

還有一個支系,名為安樂侯丞相李蔡。

李蔡雖然因為在元狩五年,卷入侵占高廟陵園一案下獄自殺。

但,李蔡系的勢力卻不比李廣系小。

而且,李蔡系主要盤踞在文官系統。

畢竟,這位安樂侯曾經歷任漢衛尉、禦史大夫、丞相,李蔡為官時,名聲很好,做過很多事,提拔過很多人。

因此,李蔡雖死,但他的幾個兒子、孫子現在全部都活躍在政壇上。

李蔡系加上李廣系,共同構成隴右李氏的底蘊!

得罪這個家族,連三公九卿也未必能hold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