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2章 變色龍(第2/3頁)

基本上,漢代的陵邑縣,就類似後世的特別行政區。

在陵邑縣轄區內,太常會時刻關注。

稍有風吹草動,太常就會立刻前往視察。

因為,這直接幹系太常本人的烏紗帽甚至性命!

自有漢以來,因為陵邑出事而丟官罷職甚至自殺謝罪的太常卿,十個手指已經數不過來。

今上即位後,對於祖宗們的態度,更加恭謹、嚴肅。

太常卿們的壓力,更是大增。

十余年前,就是在南陵縣不遠的地方,時任太常汾陽侯靳石,就因為忘記及時修葺當地道路橋梁,而遭彈劾罷免,連侯爵都丟了。

但靳石還是幸運的。

至少他保住了命!

而其他人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自建元以來,死在太常卿任上的太常,已有數人之多。

甚至還有兩個丞相,一個禦史大夫,直接或者間接因為太常之事而死!

著名的飛將軍李廣的兄長李蔡,還有赫赫有名的酷吏張湯,都是受害者。

所以,在陵邑縣內,官府的態度,一直就是一切以維穩為重。

任何可能激化矛盾的事情,絕對不會去做。

任何可能激怒民眾的事情,更是打死都不會去做的。

原因很簡單,萬一惹怒了人,人家拼著一死,搞個大新聞。

那天子震怒,板子打下來,可不會管你出發點是什麽?

當今天子,生平最不怕的就是殺人了!

是故,幾十年來,南陵縣裏的大小官吏,上下其手,甚或克扣盤剝的事情,雖然一直都有。

但,在這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的時候,跑上門打秋風,乃至威嚇、要挾、逼迫的事情,卻是沒有人敢幹的。

萬一惹出亂子,如何是好?

所以,諸陵邑地區的百姓,日子普遍要比其他非陵邑縣的百姓要好。

談不上有多好,但至少盤剝和攤派要少許多。

只是……張越卻還是有些擔心。

此人的手段與套路,談不上多好。

但……

“但願嫂嫂能夠識破……”張越在心中祈禱著。

他知道,自己的嫂嫂,沒有念過書,自十四歲嫁到張家以來,連長水鄉都沒有出去過。

見過的最大世界,也不過是這長水鄉的十裏八亭。

別說什麽漢家制度了,能搞清楚長水鄉到底誰最大,都有些困難。

若被此人輕易試探出張家的底細,甚至敲詐得逞。

那麽……

毫無疑問的,張家就會變成一塊吸引著各種惡狼禿鷲的肥肉。

從此以後,各種刁難與打壓,甚至是攻擊,都會接踵而來。

這些人會將張家上下,吃的幹幹凈凈!

卻聽嫂嫂的聲音說道:“這樣啊……小婦人也不敢為難明公……”

聽到此處,張越的心已經沉了下去了。

若嫂嫂被此人敲詐得逞,高價去買了芻稾。

只要消息傳出去,那麽,整個南陵縣的胥吏豪紳都會激動起來。

一個柔弱無力,不懂保護和捍衛自己的利益的地主?

這就是一塊擺上砧板的肥肉啊!

更何況,這個地主家裏還有個年輕人,狂妄的開罪了當朝貴人和秉政的儒生。

肯定不會有人出來給這家人做主。

那還等什麽?

分而食之吧!

“只是……”就在張越已經近乎絕望的時候,嫂嫂的聲音卻陡然拔高了一個音調:“還請明公容小婦人派人去知會一聲長水校尉衙門……”

聽到這裏,張越的心情便陡然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終於能夠放下心來了。

因為……

長水校尉,就是張家的保護傘。

當年,張毅之父,曾在長水校尉衙門做事,雖然只是一個文書,但……卻與長水校尉之中的諸多官吏有著不錯的交情。

張毅的父親去世時,張毅還年少,但卻依然記得,當時,時任長水校尉任安曾經派人來吊唁、慰問。

張毅的兄長亡故後,當時的長水校尉公孫遺,同樣派了家臣來吊唁,還往稅黃金兩金(漢代白事吃酒包紅包稱為往稅,史記之中有記載)。

此事,整個長水鄉之中,人盡皆知。

正是有著連續兩任長水校尉的面子,張家才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立足。張毅這個愣頭青,也才能拜入驪山隱士黃恢門下——不然,黃老學派的人就算再落魄,也不會收一個寒門子弟入門。

雖然說,其實,張毅也不知道,自己父親與長水校尉衙門的那些大人物,究竟有什麽交情?這些人能不能靠得住?

但,至少,有了這塊招牌做擋箭牌,一般的阿貓阿狗,也不敢逼迫太甚。

長水校尉,那可是兩千石的大員。

更是當今天子的心頭肉。

歷次對外戰爭,長水校尉都是沖鋒在前的精銳!

雖然那兩位曾經派人來吊唁的長水校尉,如今都已經卸任,但是,他們可沒有退休致仕,更沒有靠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