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焚毀海圖的秘密(第2/2頁)

老者遲愣片刻,緩緩擡起頭,眼中含淚道:“吾皇陛下,那個,那個地球儀實在是邪物,如果不搗毀,只怕再也沒人能含飴弄孫,我大明江山也將永無寧日。陛下,草民懇請陛下,即刻降旨,如果晚了,國將不國啊!”

老者放聲痛哭,朱棣冷冷道:“你這是誇大其詞了吧?凡事總要有個原因,你難道認為地球儀上面所示,是假的不成?”

艾本珍沉吟良久,默默搖頭。

這下子朱棣更怒了,豁然站起,“莫非你老昏了頭?連真假都不辨,就敢隨意毀掉?你可知道,這個地球儀是多少人用命探險換來的?你知道朕為了這支船隊,花了多少錢財?”

老者身軀一震,他痛苦地五官縮到了一起,再三磕頭,然後才朗聲道:“陛下,草民以為,只要於國有益,於教化民心有利,就是好事,反過來,縱然是真的又如何?”

不愧是鴻儒大家,一出手就讓人嘆為觀止。

文人心心念念的是非對錯,怎麽到了這位的嘴裏,變得一錢不值了?

這也太荒唐了吧?

“啟奏陛下,草民前日讀報紙,竟然得知,海外還有數塊陸地,面積不下於大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報紙上還說,上面皆是蠻夷之類,不堪一擊。言語之間,似乎是在鼓勵我大明子民,向海外探索,去追逐金銀財富。”

朱棣冷冷道:“難道有什麽不妥嗎?”

“豈止是不妥,簡直禍國殃民,貽害無窮!”艾本珍大聲疾呼,在座的幾位大臣都是聰明人,道衍最先想清楚了他的擔憂,至於蹇義,由於跟這些文人走得很近,也了解他們的想法。

至於柳淳,更是看得清清楚楚,不過還是讓此老自己親口說出來算了。

“陛下請想,我大明子民,假如得知之後,人人爭相出海,到時候我大明還有子民百姓嗎?田沒人耕,工無人做,邊疆無人戍守,老無所養,幼無所教。到時候禮樂崩壞,朝廷沒有歲入,陛下無人可用……這些前往海外之人,更是會勾結蠻夷,到時候他們殺回大明,屠戮中原,兩宋殷鑒不遠啊!草民請陛下明察啊!”

說到這裏,艾本珍哭拜地上,痛徹心扉,嚎啕痛哭。

哭著哭著,竟然沒有了聲音。

朱棣愣了,見他半晌無聲,這才讓人趕快叫太醫,等到把太醫請來,這才發現是昏過去了。

一個七老八十的人,跑去砸地球儀,又經歷亂鬥,接著被錦衣衛捉拿,再送進宮裏……這麽折騰,沒死就算命大了。

太醫急忙救治,面對這麽一個老者,柳淳也不知道說什麽好,或許讓他死了算了。

突然,柳淳想起一件事,有人曾經在澳洲發現呢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早期的青銅像,另外呢,在索馬裏,的的確確是存在一個鄭和村。

當初跟著鄭和出海的水手,有些傷病不能返航,就在當地留下,娶妻生子,繁衍至今,他們的後代幾百年之後,甚至還會說漢語。

根據種種跡象判斷,鄭和船隊發現的世界,絕對不只史書上記載的那一點……很有可能超出所有人的預估。

或許三寶太監和他的船隊,是第一群真正認識腳下這個地球的人。

七次下西洋,規模之大,堪稱空前,帶來的沖擊之大,也是震撼天下。

可是隨著永樂盛世的結束,下西洋也就成了絕唱。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號稱名臣的家夥,居然將船隊的海圖資料都給燒毀了,難道僅僅是不想讓後世繼續探險嗎?來一個永絕後患?

就算是這樣,也沒必要燒毀啊,封存起來就是了。

畢竟有強大的反對力量,就算再想下西洋,也幾乎不可能了。

又或者……在鄭和的航海資料裏,還記載著其他要命的東西,比如某些新大陸!

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一切就解釋通了。

保守的士大夫們,擔心百姓知道海外還有更廣闊的土地,生怕他們出海探索,為了將人口圈禁在中原,所以他們才停了下西洋,更是將資料焚毀。

把那些已經發現的大陸,永遠封印起來。

這樣的話,老百姓就只能老老實實住在家鄉,繼續給他們耕田種地,奉養他們。免得勞動力流失,沖擊士紳的利益,畢竟他們只想坐享其成,而不願意出海冒險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劉大夏之流,就算死一萬次,也不能贖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