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2/2頁)

一個,兩個,三個……足足站出來十幾人,仔細看看他們的身份,這裏面有三個翰林,有兩個禦史,還有一些國子監,詹事府的官員……他們都有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所謂清流!

這幫人一向鄙視武夫,寧可去秦淮河談論詩文,也不願意多了解一些軍務,九邊倒是經常說,可具體是什麽,就答不出來了,有人只能勉強寫個四五個。

但既然是九邊,不夠數怎麽行!

情急之下,就有人寫了“東邊、南邊、北邊、西邊”。

面對這麽奇葩的答案,柳淳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連送分題都答錯了,真的不用挖空心思害你們了,咱們完全不是一個次元上的。

朱棣的憤怒難以言喻,可他現在還不想發作,畢竟還有更多的題目在等著呢!朱棣惡狠狠掃視了這十幾個人,嚇得他們渾身顫抖,狂冒冷汗,那叫一個狼狽。

朱棣懶得廢話了,“你們都站在這邊,等候發落!”

再看下一道題,問的是應天和北平的距離,還是一道地理題。

對於大明的讀書人來說,普遍缺乏地理常識,或許三山五嶽,他們很清楚,但是兩座城市相距多遠,還真就難倒了一大片。

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人寫相距月余,有人寫旬日之間,還有人寫山高路遠,千裏迢迢,好在他們知道沒法一天到達。這道題錯的足有三十多人,還有人連續錯兩道。

“朱瞻基!”

終於被皇爺爺點名了,黑小子激動壞了,總算有了表現的機會了。

“你知道北平和應天相距多遠嗎?”

“知道,是兩千三百余裏。期間要穿越黃淮長江,又有運河相通,可以選擇坐船,騎馬,坐車。”

朱棣頷首,“沒錯,兩千多裏的路,並不算遙遠,還沒有到天涯海角。朕起兵靖難,這段路程,足足走了三年,數萬將士沒有走到應天,就戰死沙場。”朱棣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怎麽可以讓一群蠢貨糟蹋!

這次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朕決不輕饒。

再看下一題!

這道題目是詢問三大殿的造價,朱棣剛剛繼位不久,就下令重修,歷時一年多,將三大殿修成,算起來使用了還不到一年的光景。

所有臣子,都在三大殿上朝,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那三大殿重修的費用是多少呢?

瞧瞧這些臣子的答案吧!

出錯的人,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一。

有人幹脆就寫靡費無數,還有人寫數以百萬計,更離譜的則是金堆玉砌,難以衡量……朱棣簡直想把這些人抓起來,綁到奉天殿的柱子上面,讓他們好好瞧瞧,朕到底花了多少!

“於謙,你知道三大殿花了多少錢嗎?”

“三大殿工程花費了八十七萬兩銀子,不過三大殿工程又產生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別是有關水泥建築的技術規範,這部分大約價值一百萬兩,同時根據三大殿工程,還編寫了新的各部采買辦法,規定各部衙門的開支,必須公開采買,符合規範。如果有私相授受行為,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朱棣欣然含笑,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修三大殿不但沒有花費,反而小賺了一筆!

“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回陛下,此事在去年的時候,不但明發各處,還刊登在許多報紙上面,故此草民看過。”

朱棣越發欣慰,“你一個小孩子就天天讀報紙嗎?”

“回陛下,草民雖然年幼,也知道長安居不易,故此不敢不知。”

朱棣微微點頭,猛地扭頭,掃視群臣,匕首一般的目光,嚇得這幫人渾身哆嗦,尤其是那些答錯的,更是惶恐到了極點!

朱棣冷笑,“朕知道,你們當中許多人根本不關心開支多少,只要大興土木,你們就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什麽靡費無算,要休養生息。爾等幾時知道,一個三大殿工程,積累了多少經驗!水泥的使用,不必從雲貴大山之中,運輸木材,又讓多少百姓獲益?還有,日後治理黃淮,都離不開水泥……爾等臣工,又幾時能敞開心胸,真正明白朕的苦心!”

“你們——連一個孩子都不如!長安居大不易,在朝中為官,就可以屍位素餐嗎?”

群臣被罵得再也站不住了,全都跪了下來。

“臣等有罪!”

朱棣冷笑,“別忙,還有這麽多題呢,朕要看看,還有多少人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