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2/2頁)

而漢家以農耕為主,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動用全部的力量……這也就是當年漢武帝追求大一統的原因所在。

漢唐之強,在於兵制能夠深入到每一個百姓頭上,大多數人都需要服役,納賦,充足的物力和人力,保證了戰無不勝。

魏晉世家強而皇帝弱,人力物力,集中在少數世家手裏,故此難以動員,面臨胡人入寇,只能一敗再敗。

兩宋不抑兼並,失去田畝的百姓,盡數歸於士紳地主,因此只能耗費巨資,養無用之兵。這些士兵缺乏守土保家的動力,素質低下,戰力不強。

講到這裏,柳淳已經替均田均役,找到了理論的基礎,並且以實際的例子,駁斥了士紳地主抗拒均田的理由。

按理說就可以作為變法的綱領了。

可柳淳怎麽會滿足這點成績呢!

他強調均田,均役,將權力落實到每一個百姓身上,這是國家領導力的體現。

那百姓呢?

如果能提高每一個百姓的能力,最後加起來,也會讓國力呈現出巨大的提升。

提高百姓能力的方法是什麽?

柳淳給出了兩條,其一,是教育,其二,就是分工!

當談到這裏的時候,柳淳又瞬間把話題展開了。

由於長時間處於農耕社會,對於分工這個問題,感觸並不明顯,仿佛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可事實上,男耕女織的模式大行其道,是在春秋之後,也就是原本的井田制瓦解,曾經需要上百人才能耕作的地塊,一家一戶就能承擔起來。

因此男耕女織,是一次非常巨大的進步。

在男耕女織的基礎上,產生了士農工商,又產生了三教九流,一直到了老百姓常說的三百六十行,這都是分工的結果。

每一次分工,都會帶來效率和財富的大幅度提升。

但是,隨著分工的精細化,每個人只能掌握少數的技能,光靠著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維持正常生計的。

所以,分工的基礎是教育,是技術進步!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讓一個人能夠產出遠遠超過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後通過商業交換,滿足自己的生活,並且使生活變得更富足。

書到了最後,柳淳認為一個國家要想富強,就必須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又必須對國民進行培訓,提升基本的技能。對於許多行業而言,想要生產更多的商品,獲取更多的收入,就必須加強分工,越是精細化越好!

……

書到了這裏,戛然而止。

但是帶來的思考,卻是天翻地覆的……柳淳談歷代得失,竟然沒有歸結到天命上,反而強調領導力,簡直是大逆不道!

尤其可恨,他公然教人發財賺錢,還說什麽分工……這跟儒家講的仁政王道,於民休息又大相徑庭。

總而言之,柳淳惹惱了一大批保守的文人,這幫人怒不可遏。可問題是他們的憤怒毫無價值,當朝諸臣,即便不是柳淳的門人,也多數是務實派。

柳淳所講,雖然顛覆,但將歷代的情況拿來對照,卻是越想越有道理。

楊溥放下了書,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思忖許久,終於決定起身直奔柳府而去,等他趕來的時候,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

怎麽這麽多人啊?

其中有部堂高官,也有許多剛入朝不久的官吏,大家沒法全部進去,就只能在府門外暢談,仔細一聽,詢問最多的問題竟然是你看了多少遍!

有人回答三遍,有人回答五遍,還有人幹脆當眾背誦其中的段落,酣暢淋漓,大呼痛快。

更有人欣然道:“柳公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真是天下震驚!”

“誰說不是,仆突然發覺,以前所讀的書,都是一團漿糊,哪有柳公講得這麽清楚明白!”

“是啊,陛下要柳公登壇講學,我是忍不住了,搶先來求教,只是沒想到,人居然這麽多!”

“的確是太多了,可見大家夥都是志同道合啊!哈哈哈!”

在這一大堆要登門求教的人員之中,自然也包括楊士奇,他突然看到了人群外的楊溥,忍不住走過來。

“楊大人……你也來了?”

楊溥臉色微紅,只能尷尬點頭,“楊學士,不知道……你讀了幾遍?”

楊士奇含笑,伸出兩個巴掌,“十遍,整整十遍!”楊士奇自覺不會有人比自己更多了,他隨口問道:“楊大人,你呢?”

楊溥慚愧道:“下官也不知道多少遍了,只是能倒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