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2/2頁)

北平那邊大搞以工代賑,本來就勉強維持,現在又支持大軍南下,已經嚴重透支民力,急需調整。

而朱允炆這邊,那就不用說了。

首先,皇家銀行崩潰,整個貨幣體系瓦解,應天、蘇州、杭州、揚州、松江,這些地方,多達幾百萬的市民,在貨幣崩潰之後,面臨著饑餓的折磨,如何盡快恢復秩序,重整貨幣,讓這幫人吃飽肚子,成了重中之重。如果短時間沒有緩解,朱棣的下場不會比朱允炆好到哪裏去。

另外在淮安還有三十多萬南朝的兵馬,沒有歸順,在應天,有二十萬禁軍,另外在福建,在廣東,江西,湖廣,還有大批的人馬。

除了正規兵馬之外,還有鄉勇民團,多如牛毛。

尤其要命的是,隨著厘金權力下放,地方有兵有稅,雖然沒有形成藩鎮割據,但是草頭王一大堆。

地方上,士紳大族,或是霸占幾個鄉,或是占據半個縣,形成了一個個的堡壘,想要徹底鏟除,還不知道要花多少心思。

而最關鍵的是朱棣手上沒有多少人可用了。

真的!

就是沒人可用了。

這麽大的國家,需要多少官吏才能支撐起來?

在原本的歷史上,朱棣在靖難成功之後,是接收了朱允炆留下的官僚體系的,除了一些領頭的被朱棣幹掉之外,其余人多數都留任了,甚至還混成了幾朝元老。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關靖難之役的真相,從一開始就扭曲了。這幫文官總會想盡辦法,用盡手段,替已經殉道的同伴,擦胭脂抹粉。讓這些人變得光彩,也等於給自己臉上貼金,有誰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呢?

這些事情朱棣是清楚的,可他手上沒有人才,不得不認命……而這些舊臣,許多又聚集到了朱高熾的身邊,重演了一次朱標和朱元璋的故事……只不過在這個二點零的版本中,朱高熾活過了朱棣,而且他的精明也遠勝朱標,能從容駕馭文官。至於朱高煦,他有朱棣的心,卻沒有朱棣的命,只能淒慘收場。

但不可否認,朱棣之後,再也沒有皇帝能鬥得過士大夫了。

所謂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既是事實,也是無奈啊!

倒是當下的朱棣,和歷史上的情況大不相同。

他已經徹底掌握了大義名分,再也不是篡位奪權的天子。

而且柳淳代表了一大批的變法文官,他們堅定站在了朱棣一邊。

尤其重要的是,民間動起來了,最底層的百姓動了,雖然不是全面的,但是從北平,到山東,再到江南,這些百姓不是加入靖難的行列,就是支持同情靖難。

這些力量賦予了朱棣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能夠挑戰龐大的士人文官系統,而不至於向他們妥協投降。

“王爺,臣覺得我們會贏的。”

朱棣翻了翻白眼,“這不是廢話嗎?本王什麽時候輸過?”朱棣目光深邃,緩緩道:“當下三大要務,恢復秩序,清算前朝,還有——要安撫有功之臣,這麽多事情,千頭萬緒,我能完全仰仗的,唯有你一人了。”

朱棣突然笑道:“我有個想法,我打算封你為衍聖公!”

柳淳正準備跟朱棣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創業呢!哪知道他冒出了這句話,弄得柳淳整個人都不好了。

“王爺,咱們別開玩笑行不?我可不是孔家的人!”

“誰說一定是孔家人才能當衍聖公?”朱棣不客氣道:“我想過了,這一次要徹底清算文官,清算千年舊制,那就必須從源頭開始!從孔孟道統開始!我打算以你的科學取代儒學,封你為當世衍聖公,成為真正的士林領袖,活著的聖賢,由你來協助本王,創立前所未有的盛世大明!”

朱棣雙眼閃爍著詭異的光,整個人熱情洋溢,充滿了蠱惑,柳淳被說的手足無措,勉強咽了口吐沫。

坦白講,他被嚇到了。

廢掉孔孟,讓他立地成聖,朱老四,你可真敢想啊!

“王爺,你有這個想法,就很不符合科學的觀點,沒有人可以全知全能,我只是想沖破儒家留下來的藩籬罷了,如果把儒家恢復成一種修身處事的哲學,儒家,甚至是理學,都有許多可取之處的。”

朱棣大笑,“你隨便怎麽說,反正俺也鬧不清楚,我只看結果!”朱老四突然語氣森森,咬著牙道:“總而言之,你幫我把文官擺平了,不許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