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2/2頁)

弄到了這一步,等於是往油鍋裏倒水,瞬間就炸開了。

一句話,京城徹底亂了。

包括那二十萬禁軍,也不聽招呼了,軍營之中,不斷有人逃走,守城的士兵借用繩索,爬出來投靠朱棣,將城裏的布防說的一清二楚。

此刻的金陵,就好像一只被敲開了甲殼的烏龜,再也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除了開門投降,就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但問題是朱棣還沒有進來。

“好聰明的燕王,好厲害的柳淳。你們是想看熱鬧,對吧!那老夫就給你們個大熱鬧!”

方孝孺拿著一封密信,急匆匆到了朱允炆的面前,“陛下,這是錦衣衛剛剛查獲,衍聖公孔訥讓家人送出去的一封信!”

“衍聖公?孔訥?”

朱允炆大驚失色,“他,他要幹什麽?”

“陛下,孔訥給燕逆寫了信,還說要……要號召江南士林,開城投降,歸順朱棣。他還說,願意擁戴朱棣繼位,成為大明天子,他還說了很多陛下的壞話,老臣無法啟齒!”

話說到這裏,朱允炆可是徹底怒了!

誰背叛他,他都能忍受,哪怕嶽父馬家,他也無所謂。可是衍聖公孔訥,實在是讓朱允炆無法接受!

要知道柳淳豎起科學大旗,以楊朱和墨子作為祖師爺,嚴重沖擊儒家道統。山東孔家,幾次上書朝廷。

後來荀順慶去山東清丈田畝,更是孔家帶頭上書反對,孔訥甚至親自進京,借著朝見天子的機會,狠狠告了荀順慶的狀,這才有荀順慶被捉拿回京的事情。

假使沒有荀順慶的事情,兗州府怎麽會亂,沒有兗州府之亂,山東又怎麽會失守,若非山東失守,朱棣又如何渡海攻擊揚州,兵進金陵?

這一連串的事情,都是孔家造成的,如今大難臨頭,孔家卻要投降朱棣,出賣朕……孔訥,虧你是聖人後裔,朕幾時對不起你,竟然如此待朕!

“來人,把孔訥和孔公鑒抓來。”

錦衣衛迅速出動,前去抓人。

方孝孺暗暗松了口氣,想要推行變法,最大的阻力就是士人集團,而孔家就是士人集團的化身。

與其讓朱棣和柳淳費心思,不如就趁著現在,解決了這個麻煩。

說起來這也是成全了孔家,要不然,這子孫後代,不斷投降這個,投降那個,實在是不好看,給聖人丟臉!

當初元兵占據中原,孔家就應該殉國了,正是因為他們,儒家的脊梁才挺不直,祖師爺的後代,本該成仁取義,卻屈膝投降,還魚肉鄉裏,實在是讓人不齒。

老方眼睛閃爍著寒光,他一生信奉君子之道,沒想到在臨死之前,卻要用計害人,行小人之事。

明明違背他的為人之道,可此刻卻是老方無比快樂的時候。

一句話,以往是畫地為牢,把自己限制住了。

什麽是君子之道?什麽是小人之道?

為了真正的大義,用些手段又何妨?

假如沒有這些手段,才會被奸佞欺負,永遠也幹不成大事!

只可惜老夫醒悟得太晚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就在方孝孺思量的時候,錦衣衛已經將衍聖公孔訥和他的兒子孔公鑒帶來了上來。孔訥身體很不好,此刻更是臉色慘白,癱在地上,嚇得幾乎昏倒。

“冤,冤枉啊!”

朱允炆眼中噴吐著火焰,方孝孺呵呵笑道:“冤枉?你們勾結燕逆,給他寫信,想要投降,這還有假?”

“這……這絕對是偽造的,我們孔家不會的,絕對不會!”

孔公鑒也忙道:“陛下,不要受小人蒙蔽,的確有很多人想要投降燕逆,他們已經寫了書信,有人更是做好了準備,想要開城投降,當一個從龍功臣。可是請陛下放心,臣和父親,絕沒有投降燕逆!”

“對!”孔訥咬牙道:“燕逆叛變朝廷,人神共憤,他身邊的逆黨奸賊,以楊朱門徒自詡,挑釁千年道統,實在是我們孔家的生死仇敵!所有孔家子弟,都願意和燕逆同歸於盡,寧死不屈!”

孔訥說完這些,大口喘氣,仿佛隨時要斃命一般。

朱允炆面沉似水,不置可否。

方孝孺突然道:“衍聖公如此說,陛下不相信也不行了……可是燕逆攻城在即,生死之間,還請衍聖公能做個表率。”

孔訥父子大驚,“方,方學士,你,你什麽意思?”

方孝孺笑呵呵走到了兩人面前,“沒有太多的意思,只有三個……其一是繩索,其二是尖刀,其三,是鶴頂紅!”

方孝孺將這三樣擺在了面前,笑道:“既然你們和燕逆勢同水火,那就請以死明志吧!”

孔訥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臉色灰白,他像是觸電似的,拼命往後挪,咧嘴大哭,哀求道:“陛下,陛下饒命,饒命啊!”

方孝孺冷冷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你們趕快上路,還能留下個好名聲,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