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北平不養閑漢(第2/3頁)

朱棣興奮道:“免禮……諸位,其實早在十年前,柳淳開發大寧城的時候,就提到過,要修建海港,把大寧的商貨賣出去……他是那時候就看到了這一步啊!”

此言一出,不少燕王手下的大將都露出驚駭的目光,不敢置信地看著柳淳。

其實柳淳在大寧的時候,朱棣手上的人馬還不足三萬,他只是和朱能張玉比較熟悉而已。後來朱棣大肆擴充兵力,提拔新人,組建起強大的王府三衛,那時候柳淳還在京城伺候老朱呢。

所以燕軍當中,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麽尊重柳淳,甚至有人還覺得他是個弄臣,或者是錦衣衛的特務頭子,沒什麽了不起。

可今日一見,大家才徹底服氣了。

為諸將謀小利,為百姓謀中利,為燕王謀大利……柳淳的這套方案,幾乎照顧到了所有人。

如果說有人會受到損失,估計只是海外的倭寇了,可那又有什麽關系呢!

道衍都能下得去手,更遑論這些將軍了。

“海外的任務已經交給了陳瑛和馬和,他們會處理的。”朱棣道:“徐增壽,督修港口,籌建船廠,交給你負責,如何?”

“沒問題啊!姐夫,你放心,我……”

還麽等他說完,朱棣就怒道:“這裏沒有姐夫小舅子!碼頭至關重要,出了事情,我砍你的腦袋!”

徐增壽嚇得一縮脖子,看著意思,不是開玩笑了。

“回燕王殿下,我能幹好!”徐增壽擲地有聲,好歹咱是中山王的兒子,不能給老爹丟人。

柳淳笑道:“修港口還在其次,關鍵是能吸引商人過來貿易。你曾經主持蘇州的海外貿易,這是你的長處,要發揮出來。”

徐增壽用力點頭,說白了,就是要把海外商人拉到朱棣的地盤進行貿易,如何跟商人打交道,徐增壽那是駕輕就熟。

“海津鎮的工程,就由朱能負責……你要先修好城池,防止南軍攻擊。”

朱能點頭,“王爺,末將準備按照品字形,修三座衛城,共同防禦……只是新城還叫海津鎮,只怕不妥,這天下也沒這麽大的鎮子啊!”

的確要給新城賞個名字,朱棣沉吟片刻,就道:“這裏是天下要津,我看就叫天津,如何?”

此言一出,柳淳心裏暗笑,好個朱棣,真是不加掩飾啊!天下要津,虧你想得出來,幹脆叫天子之津多好!

反正不管怎麽說,名字算是定下來了。

疏通運河和衛河的事情,不出意外落到了張玉身上,剩下的就是北平城……這一塊工程最復雜,朱棣親自牽頭,任命了三個助手,柳淳、道衍、茹瑺……在下面,又安排了幾個負責落實的。

包括朱高煦、朱高燧、丘福、劉政、李景隆……可以說是精銳盡出,所有力量都押上了……

轉過天,朱棣就以燕王府的名義,下達命令……整個北平,以及周邊的所有地區,一律不準養閑漢,每一個青壯勞力,都必須參與修建工作。如果發現無業遊民,會立刻抓捕,投入修築工程,且不會支付任何酬勞!

這道命令下來,這就等於是滿世界抓壯丁了,問題是耕田的百姓抓不得,能去哪抓呢?

大家夥就各顯神通唄!

劉政直接去了北平大牢。

“告訴你們,別管犯了多大的罪,你們起死回生的機會來了,都跟本官去幹活!幹得好有賞!幹不好,就一輩子也別想出去!”

“走!”

劉政雄赳赳,氣昂昂,帶著上千名犯人出了大牢。

他志得意滿,就問問,還有比他厲害的嗎?

“一個酸儒,也就是這點招數了!”丘福表示不屑,他提著刀,再度沖入了谷王的住處。

朱橞簡直要瘋了。

“丘福,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你,你再這麽欺負本王,本王就去找四哥評理,我讓他給我做主!”

丘福把眼睛一瞪,“有本事你就去,俺老丘還會怕你嗎?谷王殿下,我跟你這麽說,這次啊,不是讓你出錢。”

朱橞如釋重負,“那就好!”

“我是讓你出人!能幹活的人!”丘福笑嘻嘻道,半個時辰之後,丘福帶著兩百護衛,直奔代王住處,朱桂的人更多!

……

看著這幫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柳淳心情很不錯,“對了,怎麽沒看到道衍大師啊?他一個和尚,總不會也四處找人去了吧?”

正說著,道衍從外面進來,身邊還跟著朱高煦,“二殿下,這是北平周圍,所有廟宇僧尼的名冊……你現在就去,全都封了,男的幹活,女的做飯,都能用得上!老衲身為僧人,斷不能讓世人誤會我佛門弟子,所以要以身作則。”

他雙手合十,認真道:“我們絕非不事生產,更不會白白享受供養。對了,佛門弟子不捉金錢,也不吃葷腥,任勞任怨,每天有白飯白菜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