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第2/3頁)

僅僅柳淳一個,那就足以沖擊整個格局了,還不要說這些人了。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誰都想搶占優勢地位,面對外來者,又都保持著強烈的警惕。

朱棣還要兩天的路程,才能趕回北平,如今留守北平的還是張玉,他率領著所有將領,在十裏亭,等待著柳淳的到來。

一見面,張玉就給柳淳一個熊抱,他跟朱能不一樣,是個含蓄的人,可見到了柳淳,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柳大人,你可算來了,說實話,末將是真的扛不住了,有柳大人在,我心裏就有譜了。”

柳淳哈哈大笑,“張老哥,你就別跟我客氣了,你以十萬之眾,抗衡南朝三十萬大軍,還有遼、寧、谷,三大藩王,雖古之名將,也多有不如啊!”

張玉連連擺手,“柳大人,你可別往末將身上擦胭脂抹粉,我這心裏發毛!”

“哈哈哈!”柳淳放聲大笑,“張老哥,你可真了解我啊!”

兩個人並馬而行,有說有笑。

張玉故意加快速度,跟柳淳走在了前面,把其他人甩出十丈之外。

張玉低聲道:“柳大人,我實話實話,打仗的時候,我能壓得住,可不打仗了,這幫家夥都鬧騰起來了。”

柳淳沉吟道:“他們想擁立二殿下嗎?”

“柳大人知道了?”

張玉嘆口氣,“那我就直說了,其實他們也未必是這個心思。”張玉很憂心,“按理說,我們這些人,都是王爺的舊部,最是忠心。可這一次靖難,王爺是在西北發動,又收了那麽多新人,這往後誰說了算,實在是讓大家夥心裏沒數啊!”

張玉點出了問題的根源……就想朱元璋,他靠著淮西勛貴起家,可老朱渡江之後,立刻吸收了以劉基、宋濂等人為首的浙東文人。結果就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勛貴,狠狠整浙東文人,最後逼得老朱不得不兩派一起收拾,廢了丞相制度,把大權攬到自己手上。

同樣的狀況,又發生在了朱棣身上。

而且這一次是新舊兩派,幾乎勢均力敵。北平十多萬精銳,西北也有好幾十萬人,還有那麽多的藩王猛將,比起北平舊部,絲毫不差。

最為關鍵,這一年多以來,燕王是在西安坐鎮,近水樓台的道理,誰都清楚。

北平武夫,一致推舉朱高煦。

他們是想借著立儲這件事,一舉掌控朝局,告訴新來的,我們才是正宗,我們才是說了算的。

你們不要覺得能跟我們較量,我們要我們覺得,不要你們覺得!

張玉這個人跟徐達很像,他只忠於朱棣,對於誰當儲君,興趣不大。而且朱棣春秋鼎盛,身體強健,現在就爭搶儲君,有什麽意思呢!

只不過世上能像張玉一般的人不多了。

自古以來,奪嫡也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奪嫡不是為了真的讓誰當皇帝,重要的是過程,在過程中互相傾軋,賺取利益……這就像是賭場,身在其中,誰能不下注呢!

說到這裏,柳淳也明白了,為什麽丘福敢肆無忌憚,直接跟自己挑明……因為他們實力夠大!底氣夠足!

北平不但是朱棣的老巢,其實也是柳淳的大後方,這塊的意見,不能忽視啊!

一上來就是一道難題,真是夠厲害的!

柳淳擡頭,正好瞧見了北平城,斑駁的城墻之上,還有許多傷痕來不及整修,大塊的青磚斷裂,硝煙熏得漆黑……當真是一場殘酷的鏖戰啊!

柳淳突然勒住了戰馬,從馬背上跳下來。

其他人不解其意,也都跟著跳下了戰馬,圍攏過來。

“柳大人,城裏已經備好了接風的酒席,快進城去吧!”

柳淳微微搖頭,他猛地回頭,“諸公,這靖難一役,乃是奉天而行。將士民眾,浴血廝殺。為的不是爭權奪利,而是黎民蒼生。期間多少士卒,血染沙場,舍生取義。如今我們贏得了關鍵的勝利,也應該總結一下了。究竟該如何論功行賞,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功臣!”

柳淳這麽說,丘福就迫不及待道:“柳大人,世子殿下主持全局,張將軍浴血奮戰,更有二殿下舍生忘死,率領死士,幾次出城,襲擊南軍,人所共知,誰是功臣,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大家夥說是不是啊?”

丘福說完,果然有人附和。

柳淳輕笑,“丘將軍所言極是,但我卻以為這麽多大的一場戰鬥,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打贏的。這斑駁城墻,告訴我,北平歷經鏖戰,犧牲無數,將士百姓,用血肉換來了的今天的勝利。我看應該在城外設立祭壇,邀請有功將士,城中百姓,好好說一說,這一年多的圍城之戰,他們是怎麽過來的。”

柳淳對大家夥熱情道:“你們所有人,馬上通知下去,請受傷的將士,戰死的士卒的家人弟兄,幫助守城的百姓,提供協助的商賈,救治性命的軍醫……請他們前來,傾聽他們的講述,真正明白戰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