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2/2頁)

這才有下西洋,征草原,遷都北平,修永樂大典。

同樣的道理,不徹底摧毀敵方的士紳豪強,光是派遣官員下去,這幫人會不會被士紳收買?

你覺得官吏和士紳會彼此牽制,可事實上,他們往往會勾結在一起,一起壓榨毫無反抗能力的普通百姓。

這種道理是普遍存在了,比如歷代的皇帝,都熱衷分權制衡,不斷的削弱相權,甚至幹脆取消宰相。

但結果呢?

往往事與願違,百官總是會以某種形式,聯合在一起,共同欺負皇帝……試問歷朝歷代,幾百位天子當中,能乾綱獨斷的又有幾人?

柳淳這段時間常常捫心自問,其實他是真正盼著這場靖難之役的!

殺!

地方的貪官汙吏,殺了!

罪大惡極的士紳豪族,殺了!

各地的土匪山賊,殺了!

總之,凡是擋在變法前面的人,都要被徹底摧毀消滅。

柳淳就是這場變法的總導演,而趙勉則是擔任了台面上的主演任務。他不斷調動人員,針對一個個的縣城,清丈土地,計算人口,登記造冊,按照人口分田。

還記得朱元璋曾經像柳淳炫耀的嗎?

記載了天下丁口的黃冊,記載了所有土地田主的魚鱗冊,老朱就是按照這兩樣東西,向天下征稅的。

可即便有魚鱗冊和黃冊,也難免有疏漏,因為只要不在冊上,就可以躲避稅賦,為此有人不惜投獻豪族,充當奴仆。

這種情況從洪武末年就出現了,等到明朝的中期,就完全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

天下之田,有一半以上,落到了世家大族手裏,他們享受著豐厚的地租,卻不用納稅。普通小民百姓,以不足一半之田,承擔所有稅賦,壓力之下不斷有農民破產,變成流民……幸運的是,海外的需求出現了,工商業發展起來,吸納了很多勞動力,延緩了危機。

可終究有積重難返的那一天,鄉村崩塌了,整個大明也就完蛋了……

而這一次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局面,再也沒有藏匿的人口了,所有人頭跳了出來,那些士紳大戶的奴仆也紛紛逃了出來。

能光明正大拿到土地,能挺直腰杆做人,幹嘛還給人家當奴仆?任憑別人呼來喚去!誰又不是天生的賤皮子。

當朝廷光想著增加稅源,清查藏匿人口的時候,阻力重重,即便暫時清查一些,很快也會恢復原狀,甚至變本加厲。

可是當真正落實均田之後,丈夫們都會主動把妻子從士紳家裏叫出來,父親也會把女兒搶出來,誰還給你們當丫鬟婆子?

這是一個大活人!

她代表著好幾畝田!

數以百萬計的女人,在這場變法當中,終於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她們和男人一樣,也擁有土地,換句話說,她們也是堂堂正正的人!

可以很明顯發現,田裏幹活的女人增多了,在家裏吃飯的時候,女人也敢上桌了,說話也硬氣了,不再是唯唯諾諾……

整個巴蜀,都在迅速經歷一場涅槃重生似的變革……

“原來真的有一種改天換地的力量啊!”

老頭朱守仁,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這位在元朝就曾經為官的老人,此刻也被驚呆了。

朱元璋帶來的變革就夠厲害了,恢復華夏衣冠,授田,抑制豪強,天下大治……可和現在比起來,似乎又差了一籌。

朱守仁撚著胡須,微微一笑,如此手筆,怕不是趙勉能施展出來的,縱觀天下,比起先帝還深謀遠慮,魄力更大的,也只有一個人了!

朱守仁想了許久,終於拄著拐杖,前來求見。

趙勉當然不會拒絕,要知道在成都之戰前,可是這位老大人出面,才帶動商人借款,幫助守城的,他可是大功臣!

“老前輩,您來有事吩咐?”

朱守仁啞然失笑,“趙大人,老夫此來是想見見那個人……請他出來吧!”

趙勉一愣,“老大人,你要見誰?”

朱守仁老眼放光,笑眯眯道:“趙少保,你又何必跟老夫裝糊塗!我這一把年紀了,什麽沒有經過。我是真想看看這位少年英傑,想跟他推心置腹地談談。還有啊,要是覺得老夫這把老骨頭能有用,我也願意站出來,替你們做事情。”

趙勉此刻有些尷尬,朱守仁資歷太深了,他先後在朝堂和地方為官,人脈不可小覷……如果有此老幫忙,他們很多事情都會方便許多的。

只是……正在趙勉遲愣的時候,柳淳笑呵呵從外面走進來。

“老先生,柳某不過是普通人罷了,何勞先生親自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