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2/2頁)

“葛先生,你的確能坦誠相見,孤甚是欣慰。你所說的缺憾,是不是指孤身在西北?”

“有這方面。”葛誠忙道:“王爺的根基在北平,那裏有十萬大軍,如今王爺身邊只有八十人,縱然王爺韜略過人,能征善戰。但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一群狼。王爺此刻起兵,此地起兵,不亞於飛蛾撲火。”

“再有,朱允炆剛剛登基,雖然柳大人之死,跟他有莫大的關系,當他畢竟還,還是天子……占據大義名分。王爺起兵,就是謀反。到時候朝野上下,未必會支持王爺。老臣以為,還是應該想辦法返回北平,靜待時機,等候朱允炆出錯,到了那時候,王爺再起兵,也為時不晚。”

朱棣認真聽著,不時點頭。

“葛先生所言,的確都是為了孤王著想,只是很可惜,孤不能聽從你的建議!”

葛誠驚訝地看著朱棣,“王爺,莫非還是不信任老臣,老臣絕沒有……”

“不!”朱棣擺手,“葛先生,你說的都對,可孤不能只考慮自己啊!”

“王爺,你的意思是?”

“葛先生,我那位侄子借口調回柳淳,在半路上把他給殺了。如今朝野悼念柳淳,勢必又會激怒朱允炆,他和他的爪牙還會殺人的!”

“你說得對,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可什麽時候時機成熟?難道一定要坐視朱允炆殺光朝廷上下的忠良之士嗎?難道死了一個柳淳,還不夠慘痛嗎?先生,你可知道,整個變法就是柳淳設計的,他死了,我大明的變法大業,就毀了一半!”

“若還是任憑朱允炆殘害忠良,到時候就算孤能打敗他,又有什麽用?還有誰能替大明推行變法?”

“孤不能想著自己,孤必須站出來!”朱棣握緊了拳頭,“孤此刻舉起義旗,朱允炆就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內憂外患之下,他未必敢殺京城的那些忠良幹吏。孤起兵,不為別的,只為給我大明留下一口元氣啊!”

朱棣是真的痛心疾首,柳淳死了,那可是父皇都看重的人才,怎麽就敢隨便殺了?不怕天譴嗎?

葛誠見朱棣態度堅決,非比尋常,心中的豪情也湧了出來。

“王爺,老臣服了,王爺胸襟氣度,眼界見識,堪比先帝。更兼大仁大勇,世所罕見。老臣願意與王爺同生共死!”

葛誠說著,拿起匕首出了帳篷,等他回來,手裏多了一碗馬血,他讓人準備兩面旌旗,就沾著血,寫下了八個字。

奉天靖難,護國救民!

朱棣默默念叨了兩遍,欣然道:“好,立刻打起旗號!”

朱老四邁著大步,到了帳篷之外,他翻身上了棗紅馬,手裏提著明晃晃的一把戰刀。

在朱棣的身後,只有八十名騎士,加上一文一武兩個人。朱棣可是統禦過千軍萬馬的人,他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戰,竟然是如此寒酸!

“弟兄們,隨我進軍鹹陽!”

區區八十人,還敢主動攻城,朱棣的腦袋裏面,也不知道裝了什麽玩意,跟找死還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