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帝崩(第2/3頁)

三爺很悲憤告訴柳淳,錦衣衛出了叛徒了!而且三爺還懷疑一個人——唐韻!

說到底,他是文官出身,又栽在了柳淳手裏,弄得不人不鬼,他心中有怒氣,想要報復,也說得過去。

柳淳對老爹的判斷,並不完全認可,不過有一點卻是必須的,那就是有備無患!

柳淳思前想後,他給鳳陽的湯和和馮勝去了信。

藍玉年富力強,老朱未必放心,可是這倆老的還可以使用,尤其是湯和,更是深得朱元璋信任。

老爺子也七十多了,就算請他陪著朱元璋,戰鬥到最後一刻吧!

除此之外,柳淳還給徐增壽送了一封信,讓他也注意著朝局變化……再有,柳淳給張定邊也送了一封信。

雖然此老比誰年紀都大,但是身體倍棒,又是曾經的貔貅衛,正好讓他也行動起來……柳淳不在官場,不能直接出力,就只能靠著間接的方法,幫著老朱分憂,盡量減輕壓力。

從洪武三十年的最後兩個月,到洪武三十一年的頭兩個月……整個京城,所有的官員,都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牌。

首先是禮部……老朱將站在朱允炆一邊的任亨泰換掉,隨後推了左侍郎陳迪接掌尚書,陳迪剛上來,老朱又以疏漏罷了陳迪的官職,任命鄭沂出任禮部尚書。

丟到了大宗伯,東宮這邊終於冷靜了,貌似朱允炆的一跪,並沒有逆轉乾坤啊!相反,天子的手更直接了!

下一步就是戶部,這可是大明的錢袋子。

之前戶部尚書郁新追查王弼一案,給了東宮沉重一擊,後來他遭到了言官的瘋狂彈劾,不得已外調擔任布政使。

本以為戶部到手了,可就在這時候,老朱又從外面調了一個人進來,此人名叫王鈍,相對而言,也是一名循吏,雖然和東宮有些往來,但並不密切,屬於墻頭草的那種,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的。

至於最激烈的搏殺,則是出現在了都察院!

沒錯!

言官這部分,權力的確太大了。

原來的左都禦史楊靖被塞到了工部,接著是練子寧署理都察院,可因為麒麟一案,練子寧被幹掉,袁泰繼任,沒有倆月,換成了曹銘,曹銘之後,則是嚴震直,此人不是進士出身,也不是監生,他本來是糧長!

因為每年運送萬石糧食進入太倉,幹得又快又好,被老朱提拔為官,多年來,升到了左都禦史的位置,算起來也挺傳奇的。

他是糧長出身,按理說他應該反對變法才對……可恰恰相反,正因為深知糧長制的弊端,嚴震直多次以自身的經歷,支持變法,因此他也屬於廣義上的變法派。

吏部,戶部,禮部,都察院……對了,老朱還讓劉三吾兼任翰林學士,又把翰林院交給了這邊……

如果是這些只是換了個當頭的,下面還有一大堆的臣子,東宮的爪牙依舊鋒利,但接下來的一道任命,卻讓人目瞪口呆。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正月十五,請信國公湯和進宮,倆老頭一起吃了元宵,聊了半夜,轉過天,正式辦公。

朱元璋第一道旨意,就是讓湯和坐鎮五軍都督府!

兵權的交替也在開始了……

這幾個月來,朱元璋不停地調動官員,觀察老朱的手法,就可以發現,朱元璋不再是以殺人為主,他已經不需要威懾百官了,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易儲鋪路……更換一個儲君,關系到無數人的榮華富貴,身家性命,真的沒有那麽容易。

歷史上多少明君大帝,在儲君這塊都遇到了麻煩……漢武帝,唐太宗不都是如此嗎!相比之下,老朱的動作已經夠快了。

如今東宮的羽翼已經所剩不多了……下一步,朱元璋已經打算好了,那就是對朱允炆的幾個師父下手,這幫家夥多年來,興風作浪,沒幹什麽好事情,該算賬了!

就在朱元璋琢磨著如何最後一網打盡,徹底完成易儲的時候,送來了今年恩科的錄取名單,一共五十一人。朱元璋強打精神看了下去……從洪武三十年開始,陸續有柳淳的門下參加科舉,他們論起文采飛揚,不及傳統的士子,但是這幫人寫策論言之有物,樸實無華,很受朱元璋喜歡,去年就有二十幾人,進入了官場。

老朱額外又加了一屆恩科……想要多網羅一些支持變法的人才,從根本上改變朝堂的力量對比……

朱元璋很快就皺眉頭了,這五十多人,全是南方士子不說,竟然連一個柳學門下都沒有,要知道柳淳這些年可是培養了一大批很不錯的學生,上一次會試,拿到了幾十名進士,全國都為之轟動,許多更優秀的學子,爭相進入雞鳴山學堂。

包括老朱聽說過的,幾個不錯的柳學門徒,竟然沒有上榜!

憤怒的朱元璋,厲聲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