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2/2頁)

必須變法,這讓才能讓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其實從王弼一案爆發,牽連到東宮,朱元璋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很糾結,也很難做抉擇。

他曾經一度想要在盛怒之下,廢了朱允炆,可後來朱允炆關於滇銅的奏對,又讓他略微安慰了一些。

但隨著他身體越來越差,老朱覺得太孫還是太弱,真的不行!

為了變法大局,為了朱家江山,必須選擇一個強悍的儲君!

朱元璋從茶園緩緩踱步,回到了寢宮,立刻降下一道旨意,“調燕王朱棣進京!”

沒有多余的話,就是讓朱棣進京!

旨意八百裏加急,送到了北平。

當看到這份旨意的時候,正巧道衍和尚在王府給朱高熾講易經,他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大笑三聲!

“燕王殿下,老衲要恭喜殿下了!”

朱棣繃著臉,他雖然也很高興,可還能控制住情緒。

“大師,還是不要說這些虛的了,你覺得本王該如何應付?”

道衍抓著胡須,略微思索,“王爺,老衲以為,很不好應付!”

朱棣眼珠轉了轉,也點頭,“是啊!父皇有意,可天下事從來不是天子一人能決定的!父皇也難啊!”

道衍收起了喜悅之情,他仔細盤算了一下,突然嘆口氣。

“殿下,老衲只能送你一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說來也奇怪,道衍一個和尚,沒啥事研究道德經幹什麽?不過他說的這句,卻讓朱棣眼前一亮,他反復念叨,終於點頭。

“大師,孤這就進京了,北平的時候,還要你費心,高熾還年輕,你要多多提點他。”

道衍痛快答應,三天之後,朱棣帶著二百名護衛動身,直奔京城而來!

燕王進京了!

這個消息其實早就傳開了,旨意越是簡短,內容就越是豐富。

朱元璋無故召燕王進京,最惶恐的當屬東宮的這幫人了。

朱棣接連在遼東,大寧打了勝仗,在遼東方面,朱棣奏請設立都司,管理歸降的各部民眾。

在大寧,朱棣向西拓展五百裏,幾乎囊括了整個漠南地區,而且朱棣還派兵繞到了陰山以北。

這個舉動可是很了不得。

因為北元方面,一直試圖染指肥沃的河套平原,他們數次越過陰山,襲擊大明方面,弄得邊防壓力極大。

而朱棣呢,他從大寧出發,直接襲擊陰山以北,驅逐那裏的蒙古部落,等於給河套平原添了一座屏障!

現在大明的北疆,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固若金湯。

朱棣的功勞別說在皇子當中,哪怕那些開國的老將,也不敢小覷燕王朱棣。

尤其是朱棣手上的騎兵,更是無可爭議的天下第一!

這一次他攜著旋風,從幽州南下應天,宛如一股強大的寒流,所過之處,人人戰栗,瑟瑟發抖!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東宮的師父們,不止一次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俗話說龍多了不治水,這一大堆文人湊在一起,別說商量辦法了,能不吵架就不錯了。這不,他們又爭執起來。

“燕王朱棣驍勇剽悍,野心勃勃,絕非好對付的。”練子寧先開口了,“他早有奪嫡之志,此番進京,必然要跟殿下作對,我們身為東宮講師,絕對不能認輸!必須跟燕王拼到底!”

黃子澄咳嗽了一聲,“練大人,拼命誰都不怕,可萬萬不能以卵擊石啊!更何況陛下什麽都沒說,這時候貿然舉動,就不怕惹火燒身嗎?”

練子寧不悅道:“還要說什麽?已經昭然若揭了!燕王立下了偌大的戰功,又有徐家為姻親,另外朱棣的三子都是柳淳的徒弟,他們彼此勾結,裏應外合。走了個柳淳,來了個朱棣!還有什麽好說的!拼命的時候到了,我們要讓天下人看看,何為正道!何為人心!”

黃子澄更加鄙夷,就會說大話,有本事你去血濺三尺,讓朱棣踩著你的屍體進京啊?

素來足智多謀的齊泰想了好半天,緩緩道:“自古以來,聖人出,必有異象!天命所歸者,方是江山之主!”

“天命?異象?”練子寧略微遲疑,而後欣然贊道:“齊兄果然敏捷,這個辦法太好了,足以震懾燕王朱棣,讓他知難而退!”

倒是咱們的黃大探花,只剩下鄙夷了,憋了半天,就憋出這麽個辦法來!也不嫌丟人!朱棣那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隨便弄點什麽,就把他嚇唬住了?這不是癡心妄想嗎?

我啥都不說,就看你們怎麽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