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我們成親吧(第2/3頁)

柳淳不但把錦衣衛帶出了低谷,還徹底改變了錦衣衛的形象。

通過幾次的辦案,錦衣衛展現出來的高效專業,讓三法司,應天府,全都嘆為觀止,自愧弗如。

“大人,您雖然走了,可錦衣衛依舊會按照大人的要求,我們對得起身上的飛魚服!誰要是辜負了大人的教誨,就一頭跳進玄武湖,淹死算了。”

在錦衣衛日子久了,唐韻也沒了半點文人的優雅。

這時候他親手牽過一匹神駿的白馬。

“請大人上馬!”

柳淳能說什麽,只得點頭。

等他坐穩之後,唐韻親手牽馬向前走,其余的錦衣衛跟在兩邊,從人群當中,出現了低聲的背誦之聲……“朕觀自古國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當時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內,民用平康。蓋其創業之初,備嘗艱苦,閱人旣多,歷事亦熟。比之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

起初是一個人,漸漸的人多起來,最後唐韻帶頭高聲大呼:“……以後子孫做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並不許用黥刺、腓、劓、閹割之刑。雲何?蓋嗣君宮內生長,人情善惡,未能周知;恐一時所施不當,誤傷善良……”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無優伶進狎之失,無酣歌夜飲之歡;正宮無自縱之權,妃嬪無寵恣之專幸。朕以乾清宮為正寢,後妃宮院各有其所……”

“凡廣耳目,不偏聽,所以防壅蔽而通下情也。今後大小官員,並百工伎藝之人,應有可言之事,許直至禦前聞奏。其言當理,即付所司施行;諸衙門毋得阻滯,違者即同奸論……”

……

皇明祖訓!

數百名錦衣衛,聲音震天,道路兩邊的百姓,無不側目!

是皇明祖訓!

是大明朝的金科玉律!

是天子留給後世子孫的規範。

也是錦衣衛做事的依據。

那些老錦衣衛,全都眼圈泛紅,他們當了二十多年的錦衣衛,只有在柳大人的手下,他們才感覺到了尊嚴和榮耀!

“大人!一路平安啊!”

出城三裏,錦衣衛退到了兩邊,老先生茹太素,率領著許許多多皇家銀行的高管,包括那些最頂尖兒的賬房,等在了這裏。

老爺子二話不說,搶過了唐韻手裏的韁繩。

“柳大人苦心孤詣,創立銀行,功在社稷,利在萬民!自老夫以下,皆師從柳郎!今日師長遠行,當由弟子牽馬向導!請!”

老爺子這麽大的歲數,竟然給柳淳牽馬,弄得柳淳很不好意思,沒有辦法,他只能伏在馬背上,側著身體,表示謙遜。

茹太素牽馬走了二裏,老爺子額頭見汗,喘息聲重,他主動退到了一旁……第三波牽馬的人出現了。

這幫人一出現,就聲勢浩大,驚天動地。

足足五十幾個熱氣球騰空而起。

他們算準了時間,在一處高台上,有人揮動旗號,各處就一起釋放,碩大的熱氣球,五顏六色,塗抹的鮮艷好看。

緩緩升起,幾乎遮蔽天空。

哪怕是京城百姓,見多識廣,也沒有這樣的場面!

好像天空開花了一般,所有人無不驚嘆,目不轉睛地盯著天空,癡迷沉醉。

這時候陶成道率領著弟子們,包括門下學子,悉數趕來。

“師兄,你要離京了,給大家夥說幾句話吧!”

柳淳點了點頭,他瞧著所有門人,心潮澎湃,這些都是科學一脈,大明的科技種子,也是能真正改變這個世界的一群人。

“我提出科學兩個字,並且建立學堂,招收弟子,傳播學問……我想做的是探究存在天地世間的真理。過去千百年來,有無數的先賢鴻儒,他們一再把精力放在心性道德上面,所談所論,多為修身之道。以為修成了賢者,便能無往不利。”

“可我科學一脈不同,我們固然主張德才兼備,但是也必須明白,道德能解決的問題有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還要落在百姓生計之上。人最基本的需求,還是落在物質上面。”

“所以呢,我們科學一脈,要研究上天下海,拓展人們的生活空間,要研究更好的工具,織出物美價廉的布匹,讓每個百姓都能穿得起衣服。要研究如何增加糧食產量,讓所有人都吃飽飯……我們要探索更快捷方便的運輸方式,讓人員和貨物能夠快速流動……總而言之,教化人心的事情,交給儒者,而豐富衣食住行的小事情,交給咱們,大家說好不好?”

所有的門人弟子,一起哈哈大笑。

衣食住行可不是小事情,他們的學堂在民間不知道多受歡迎呢!

鳳陽的分院研究出了水泥和玻璃,他們在應天,也可以做到。很快新的作坊就會出現……越來越多造福百姓的發明,進入千家萬戶,到了那時候,科學的觀念,才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