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2/2頁)

結果還沒等行動呢,就讓唐韻給撞破了!

這一串的事情,說起來是巧合,可也是情理之中。

一個是對抗變法,誣陷官員的小案子,一個是貪墨修殿宇材料的大案子!

當然了,小案子也不小,大案子就更大了。

“安童,大逆不道,喪心病狂,藏身朝中,這一二十年,朕竟然沒有識破他的狼子野心,還讓他致仕回鄉,安度晚年!若非這一次的案子,朕幾乎錯過了這麽一個碩鼠!殺!誅殺九族!”

老朱那是沒有客氣,“不但要誅殺安童九族,凡是跟安家有關系的人,一個也不放過,統統要殺!”

老朱這麽一說,有個人直接跪了,不是別人,正是唐韻!

皇爺!陛下!

別一個不放過啊,好歹饒了一個吧!

這時候柳淳站了出來,“啟奏陛下,臣有幾句話說,還請陛下恩準!”

老朱深吸口氣,欣然點頭,“柳淳,這個案子是你掀出來的,朕很滿意,你有什麽話,只管說吧!”

“是!”

柳淳頓了頓,朗聲道:“陛下,所謂法令讓人敬畏,就在於懲惡揚善,就在於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於罪有應得!臣以為,安童牽連兩大案子,罪無可恕,必須殺之,以儆效尤!安童唆使官吏,誣告荀順慶。凡是參與的官吏,應該嚴懲,其中禦史唐韻,有戴罪立功的表現,可以酌情恩寬,另外其他幾名禦史,必須流放!”

老朱一聽,勃然大怒,“柳淳!唐韻朕可以放了,但那幾個人,跟安童有勾結,朕豈能饒過,必須也滅了他們的九族!”

“陛下!”柳淳道:“這幾位禦史言官當中,最早一位,也是洪武十八年為官,跟修宮殿的案子,沒有半點牽連,最多只是誣告而已,罪不至死。另外吏部也有官吏,配合調任沒有過錯的荀順慶,應該一起處罰。”

“至於這一次,安家借著兩位官吏的船只,向京城運送錢財,此二人知道是錢財,卻不知是昔年的贓物,也不應該處以死罪,可責打廷杖數十,驅逐鄉裏,永不敘用。”

“還有,臣以為,安家派人進京,試圖說服官員,幫著他們講情……但他們打算找何人,並不知道,不能光憑著安家所說,打算如何,就給無辜的官吏定罪!”

“總而言之,臣以為,罪證有多少,就辦多少人,受安童唆使的官吏,如果有貪墨收錢的情況,應該按律治罪,若是沒有,僅僅誣告無辜,流放已經是最重的處罰!”

柳淳還要往下說,朱元璋怒了,“柳淳,你是替這幫人講話,還是故作大度?想要收買人心?”老朱眼睛都紅了,這麽大的案子,他的寶刀都準備好了,你柳淳居然敢跟朕說,只殺安童一家,其余的人,最多流放,廷杖,你小子到底是哪頭兒的?

“陛下,臣曾聽聞,在李善長一案之中,陛下也曾感嘆,殺戮過重……可陛下又說,非重典不足以懲戒人心,不足以威懾百官……臣仔細揣度,以為陛下的原意還是要遏制貪墨,教化百官百姓……臣鬥膽建議,這一次,不妨把安童一案,作為最好的例子。可以刊印成書,向民間散發,而且陛下可以將這個案子,作為各地科舉考試的一個題目,讓學子分析,其中所犯法令,如此一來,還能讓讀書人多多了解法令,知道大明律為何物!如此一來,他們若是日後為官,也會有所警覺。”

“陛下,臣一心只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了陛下的萬世英名,臣絕無其他用意,懇請陛下明鑒!”

老朱俯視著柳淳,仔細品味這小子所講。

若是真如他這麽說,把安童的案子,作為典型,讓全天下人都清楚,那麽安童老賊,也就徹底臭名遠揚。

相比起性命,文人似乎更在乎名聲。

這個懲罰,絕對夠勁兒!

比殺人剝皮來得更有震撼!

老朱終於撚須微笑,“嗯,就按照你所說的辦吧!錦衣衛這次立了大功,朕打算恢復錦衣衛的所有執掌權責,爾等以為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