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第2/2頁)

可柳淳卻只剩下擔心了。

他給常茂的建議是向刑部、大理寺和宗正寺告發。

尤其是刑部和大理寺,全都是文官把持,朱標對文官有恩,常茂去主動告發,正好能策動文官當中的一些人,讓他們有借口摻和這個案子。

只要能吸引各方關注,柳淳就有辦法繼續追查下去,最終揪出背後的真相。

可柳淳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常茂居然直接敲響了登聞鼓,跟老朱去告狀!

你丫的也太莽了!

所謂登聞鼓,在老朱當國的時候,是放在午門外面的,老百姓還能接觸到。等到後面的皇帝,越發懶惰,幹脆設了個登聞鼓院,派錦衣衛嚴防死守,連碰都別想碰。

不過即便放在午門外,那也不容易敲響。

朝廷每天都會派一名禦史值班。老朱規定:民間詞訟皆自下而上,或府州縣省官及按察司不為伸理,及有冤抑重事不能自達者,許擊登聞鼓。監察禦史“隨即引奏”,以達上聽。“敢沮告者死”——膽敢阻止老百姓擊鼓的,死罪。

換句話說,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隨便敲擊,必須按照自下而上的級別,一層層告狀,沒人受理,或者審判不公,才能敲擊登聞鼓。

而且老朱還有一條規定,凡戶婚田土諸事,皆歸有司,不許擊鼓……也就是說,民間的瑣事糾紛,朕懶得管。

持平而來,雖然有諸般規定,但是登聞鼓的設立,確實給老百姓最後的一線希望。

譬如說,有個衛所小吏,受到懲罰,結果在懲罰期間,母親病死,他請求吏部給假回家,安葬母親,結果吏部不答應。小吏一怒之下,敲響了登聞鼓。

老朱知道後,以“天倫不可廢”為由,嚴厲訓斥吏部,當即給小吏假期,準許回家處理喪事。

但小吏畢竟是小吏,像太子之死這麽大的事情,直接捅到老朱那裏,沒有半點緩和余地。這要是激怒了天子,那該如何是好?

常茂這家夥做事太欠缺考慮了。

張定邊收了拳頭,長長出口濁氣。

又笑了起來,“這個常茂雖然有點英雄氣概,敢孤注一擲,只可惜,也是一莽夫而已,他這次想不死都難啊!”

柳淳沒理會老頭的感嘆,他低著頭,默默思量著,突然笑了起來。

“沒準是我想錯了!單刀直入,以拙破巧,常茂這一招破釜沉舟,用得妙!”

“胡說八道!”張定邊一揮手,“臭小子,天子最看重的就是臉面,常茂逼得他沒有選擇,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誣告的罪名,殺了常茂,一了百了!”

柳淳蔑視地瞧了眼老張,“我算是知道你們為什麽會敗了,不冤!”

“你!”

張定邊氣得吹胡子瞪眼,打人別打臉,罵人別揭短。老夫當年只是運氣不好,天命不在漢王而已,真的!

柳淳懶得說什麽,且看著吧!

同樣在期盼著結果的人,不只是柳淳一個!

在信國公府邸,湯和燃了一爐香,他晃著肥壯的身軀,艱難地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詞。

“太子殿下死得冤啊,太冤枉了。若是不給太子一個公道,我大明就沒有是非了!”湯和喘了兩口氣,又苦笑道:“我沒用啊,我膽子太小了,常遇春!你瞧見沒有,我連你兒子都比不了啊!”

在另外一個府邸,馮勝坐在書房,默默瞧著皇宮的方向。

“常茂,老夫看錯了,你是條漢子!有你這個女婿,老夫不丟人!”

說著,他抓起酒杯,一杯一杯,向嘴裏灌酒,火熱的烈酒,點燃了馮勝心中的火焰,假如常茂活不成,他要拼了老命,去救回孩子!

不止兩位老國公,包括翰林學士劉三吾,還有不少文臣,也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靜靜等待著結果。

在這個世間,還有一種東西,叫做是非!

太子朱標,幾十年如一日,換來的好人緣,他突然死去,原因不明不白,有幾個人能接受?

在這一刻,常茂不再是一個人,他承擔了所有太子一系文武的共同心願!

我們要結果!

我們要公道!

柳淳握緊了拳頭,“陛下,不要讓我們失望!洪武大帝,不會袒護一個罪人,哪怕是你的親生兒子!”

所有人都在等著,傍晚時分,宮門開放,常茂從裏面緩緩走了出來,在這一刻,無數的人的心裏,不約而同湧起一句話:“吾皇萬歲萬萬歲!”